許多優秀保險業務人員,都不是天生就很優秀,而是透過實現階段性目標,不斷地累積出成功——先樹立一個目標,在朝目標前進的過程中,確保每一個階段的任務都能確實執行,再不斷地檢視過程中的不足並及時修正,不斷做階段性檢討。達成目標後,再從頭將整個過程推演一次,成為下一階段目標的起點。

你一定沒少制定目標,但你一定發現了目標制定容易,執行卻難的現實。現在馬上停下腳步,檢視一下自己在目標制定和執行上到底哪裡出現了差錯,就能找到提升業績的有效方法。

許多優秀的保險業務人員,都不是天生就很優秀,而是透過實現階段性目標,不斷地累積出他們的成功——先樹立一個目標,在朝目標前進的過程中,確保每一個階段的任務都能確實執行,再不斷地檢視過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並及時修正,不斷做階段性的檢討,而達成目標後,再從頭到尾將整個過程推演一次,以之為下一個階段目標的起點,使得每一個階段,都是踏在上一個階段的基礎往上走,像是攀登高峰一般,一步一階向上攀登。而這整個過程,就是所謂的「PDCA迴圈」。

所謂PDCA,即計畫(Plan)訂定目標;執行(Do)計畫或程序的實行;查核(Check)實行過程的稽核與修正;調整(Action)統整經驗之後進行調整。PDCA迴圈法則是管理學上的經典法則,無論哪一項工作都需要經過計畫、執行、檢查、不斷整合和修正改善這4個階段,有品質地完成目標規劃,並為下一個階段目標打下基礎,如此形成迴圈,達到階梯式的成長。

這套管理方法用於個人自我管理、提升自我績效相當有效,亦非常適用於保險行銷。保險行銷工作的特殊性在於每月歸零,每年歸零,因此每一個新的節點,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彷彿是周而復始的圓圈,每一個階段的工作相當於是一個迴圈。

按常理來說,每經歷一個迴圈之後,夥伴都會更有經驗,在之後的展業中能收穫更好的業績,然而很多業務人員卻彷彿迷失在這個迴圈中,一直在同一個圓圈裡不停打轉,或是這個圓圈慢慢縮小。深究其原因,和業務人員對待這份事業的態度有關。很多業務人員在工作一段時間後會安於現狀,或只短視於眼前利益而不夠宏觀,關鍵在於一開始對目標設定並不精準,且在執行的過程中亦不嚴謹,而不論目標達成與否,都沒有認真地檢討與整合,最終的業績自然也「隨遇而安」了。

那麼,如何運用PDCA法則讓這個迴圈運作良好?在每一位業務人員展業的過程中,不斷對自己各個階段的工作訂定目標規劃,然後依照步驟確實執行,並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檢視,發現偏差立即修正,再調整目標,最後得到一個良好結果,並且以這個結果為基點,再訂定下一階段目標,如此便會形成不斷往上提升的良性循環。

P(Plan)運用SMART原則訂定目標

保險業每年都會做年度規劃、季規劃、月規劃,但很多人只是為了規劃而規劃,隨意報出一組數字,而不是依據最近一個階段的情況評估與考量,做出適合自己的規劃。如果不是根據自身情況而訂定的目標,尤其是高目標,執行起來就會困難重重。以目標管理的SMART原則,該如何具體應用?

Specific,目標必須是具體的。比如很多夥伴在制定目標的時候,都只是告訴自己,要正成長,但是「正成長」並不是一個具體的目標。具體的目標必須要有系統的考量,才能讓規劃更明確,如「5W1H」: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怎麼做(How),以及為什麼(Why)。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我(何人)要在明年(何時,一年之內)國際龍獎IDA年會(何地)上領獎(何事),因為我要成為孩子的榜樣(為什麼)。這樣清晰明確的目標,有利於分成細項來制定計畫並執行。可制定如需要達成多少保費目標、每天拜訪多少位客戶、每週成交多少件保單、每天獲得多少轉介紹、每天多少個電話約訪等階段性目標。

Measurable,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目標僅是一組數字或一種行為還不夠,還必須是可以衡量的,即這個目標必須是有標準的、能細分下去的,包括了時間、平均每件保費、拜訪量等。比如一個「努力一下」就能達標國際龍獎IDA的夥伴,在今年設定了銅龍獎的目標,那麼標準就是FYC120萬元、保單件數36件,細分下去可能是每月完成FYC10萬元、保單3件,如此每個月都能衡量自己和目標之間的距離,督促夥伴去達成,且不會給夥伴造成過大的壓力。

Attainable,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設定目標必須斟酌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能過高或者過低。目標過低的情況較少出現,大多是沒有目標,或是和上一階段目標相同。然而也很可能導致夥伴不肯比以往更努力,不進則退,慢慢地導致夥伴業績下滑;也有很多夥伴將年度的目標訂定得比上一年度更高,這無可厚非,但最重要的是,這個目標必須是透過努力可以達成的,這樣夥伴才能找到著力點。

若是目標過高,很可能讓夥伴在執行過程中受挫產生自我懷疑、自信心受到打擊,不了了之,讓目標形同虛設。假設一位剛入行的新人即以高難度的國際龍獎IDA白金獎為年度目標,難以達成之餘,更可能會給夥伴造成過大的壓力,反而適得其反地降低從業積極性,距離目標愈來愈遠。因此目標的設定,要根據自己當下的實際情況,包括展業能力、客戶群等多方面考量,最後設定出一個具可執行性的目標。

Relevant,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如果業務人員的目標只是賺取更多的金錢,可能一段時間後便失去了動力,因為金錢只是一個表象的數字目標。在設定目標時,一定要找到其內涵的意義,即具備「達成目標亦能實現所含之意義」的關聯性,那才是自己真正想實現的願望。比如想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需要多少收入才可以滿足;想換一套房子,房子的價值多少;想給多少客戶多少保障等。

Time-bound,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沒有期限的目標就無法進行績效考核,如想達成國際龍獎IDA,那麼是用多長時間去達成?一年、兩年、五年?期限不明確便難以落實執行,因為人皆有惰性,容易安逸鬆懈,如果執行目標不加一個期限,就很可能一再拖延,始終無法達成目標;如果明確為一年,那麼就可以月份為段落,單月達成多少業績、件數,逐步達成階段性的目標,累積至最終目標的實現。

D(Do)讓目標落實於執行中

若無法確實執行,再完善的規劃都只是形同虛設,失去意義。而強大的執行能力,是達成目標的保證,只有在自律或者他律的督促下落實行動,目標才會成為現實。因此,提高執行力是非常重要的行動。

在提高執行力之前,我們需要清楚為何會在執行上出現困難,總結有6點:1.規劃根本就不切實際,所以無法執行,更遑論能按部就班地落實。2.人性的弱點「惰性」,每個人都有惰性,關鍵在於如何讓惰性降到最低,如果惰性戰勝了行動力,那麼也就談不上執行;3.自我期待過高,在發現目標無法實現之後就放棄了,規劃也就無法繼續執行下去;4.面對規劃想得太多或太少,行動變得困難;5.沒有細分目標,盲目做事,執行沒有系統,失去方向感;6.目標規劃的週期過長,看不到結果,比如有夥伴將目標設置為五年達成國際龍獎IDA,這樣就很容易因為期限過長,給自己沒有落實執行找藉口。

在瞭解難以執行的原因之後,要如何讓自己戰勝瓶頸,行動起來?以下總結出7個關鍵:

1.將業績目標和生活目標結合,激發執行目標的潛在動力。曾有績優高手分享道,每一次當自己的工作缺乏動力的時候,她就會回顧當初設定目標時的背後原因,因為其往往將業績數字目標的設定和生活中實質目標結合,便會具體呈現出「為何奮鬥」,也更能激發她的動力。

2.量化目標,明確階段小目標的時間限制。《堅持到底,再創巔峰》一書的作者陳彥博是一位超級馬拉松運動員,他在談及自己每一次練習和比賽時常用的辦法,便是將全程總距離進行分解,如50次400米的練習、今天要跑50公里才能完成比賽等。同樣的道理,業務人員在執行目標規劃時,可將目標細分成階段性的小目標,並給自己明確的時間限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一個個小目標,加在一起便能達成大目標了。並且,每一次達成小目標,都是對自己的激勵。

3.利用他律促進自律。惰性是人們如期完成事情的最大阻礙,絕大多數人,難以100%透過自律約束自己,因此需要用他律來對自己進行督促,以達到自律的效果。如業務人員可找一個人每天檢查自己的工作進度,這亦是提高執行力的一種方法。

4.養成使用工具的習慣。善用工具對夥伴的展業是非常有幫助的,如使用工作日誌、備忘錄等,都是夥伴每天要做的例行公事,並定時總結和檢討,可使展業的效率大大提升。記錄備忘錄能提醒自己每天需要做的事情,或腦海中突然閃過的想法及突發需要處理的事件,以便於及時處理,預防掛一漏萬;鬧鐘能提醒自己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工作日誌的填寫和整理能說明自己客戶的管理情況。

5.提升能力,多給自己一些信心。很多業績高手表示,在追逐目標的過程中,往往會發現自身能力的不足,因此需要不斷學習,提高展業技巧,豐富專業知識。當能力得到提升,那麼在市場上也就能如魚得水,自然會更有自信心,執行力也就能提高了。

6.用榮譽激勵自己。一位績優主管曾講過一個案例:夥伴A在國際龍獎IDA年會上認識了新朋友B,如果隔年再見面的時候,只有A未取得IDA資格,那麼他可能會很不好意思和B相會,為了朋友的相聚,A會更加努力工作。榮譽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很多保險公司都有相對完善的榮譽體系,行業內也有行業榮譽,而夥伴一旦達成某一個榮譽,通常都會不懈怠地持續保持。

7.為自己設置獎勵機制。在追求業績的過程中,若缺乏適度的休息讓自己放鬆,太過緊繃的弦容易斷。因此適當給自己一個放鬆的時間,或者是在達成小目標之後給自己獎勵,不只能夠提高工作積極性,也能提高效率。

C(Check)不斷檢視能讓執行更加順利

一位國際龍獎IDA白金獎會員曾表示,入行半年後,她發現自己的業績多是來自親戚的人情單,於是她反省自己到底哪裡沒有做好,好在她每天詳細記錄工作日誌,包括客戶拒絕的理由,以及客戶對自己的意見等,後來她統整這些工作日誌,藉著當時客戶留下的意見進行調整,透過檔案的整理為客戶提供更專屬個人化的規劃,自然就贏得了客戶的認同。

在她站上IDA白金獎領獎臺上時,她表示,自己之所以能達成這一目標,主要是依靠定期檢視工作的習慣,因為每一次的檢視,都能幫助她歸納出好的經驗,以及修正做得不足的地方。

每一位績優高手在工作中,都會不斷檢視自己的工作情況,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便於及時作出調整,以實現自己的目標。定期檢視D(Do),針對弱項和不足尋求改善方法,讓D(Do)做得更好;將成功的經驗標準化,有利於落實執行,最終達成P(Plan)這一既定目標。

在這個過程中,夥伴可用SWOT分析法(優劣分析)分析自己在不同執行階段中的情況,找到自己在追逐目標過程中的優勢是什麼,如人脈資源豐富、服務做得比較完善等;自己的劣勢在哪裡,是面談技巧不足,還是促成總是無法切入等;有什麼機遇能讓自己更易於達成目標,如對保險利多的政策、環境等;有什麼挑戰或阻礙等。

在不斷進行自我檢視時,夥伴便能更清楚自己當下的情況和目標之間的距離,有利於及時作出調整,並抓住機遇去達成目標。


C的誤區

1.檢視不及時。比如年度規劃,有些夥伴對自己的檢視通常等到年底才進行,其實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2.應付檢視。有些保險團隊,夥伴每週都要做工作盤點,但有些夥伴的工作盤點過於簡單,或者應付了事,隱瞞真實情況,認為每週盤點是沒有必要進行的,浪費時間。

解決辦法:

1.在制定計劃時即將檢查列入日常管理之中(嚴格按Q12要求執行即可),在執行的過程中分階段檢視,以讓自己能夠及時調整,讓目標的完成更有效率。

2.認真對待每一次工作檢視,以獲得自己當下的真實情況,掌握自己當下和目標之間的距離。


A(Action)讓總結成為下一個PDCA迴圈的起點

我們常說,保險行業的工作就是每天歸零、每週歸零、每月歸零、每年歸零。但歸零的僅是過去的業績數字,抑或是懷著空杯心態。然而有些東西是不能歸零的,當每一個目標完成的時候,並不代表著結束,而是下一個目標的開始。夥伴在制定下一個目標之時,只有根據當下目標完成情況去制定,才能讓自己的下一個PDCA迴圈是可執行且有效的,讓自己的業績在不斷地規劃之後,一步一步得到提升。因此,每一個規劃結束時做出總結是非常重要的。

在每一個PDCA完成之後,夥伴需要對整個過程進行總結與修正,反思自己在整個目標落實執行的過程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將好的經驗進行內化和提升,對做得不好的地方,找出背後的原因和解決辦法,避免自己在下一個PDCA的過程中重蹈覆轍。也就是說,每一個循環段落中的A都是在掃雷,即找出自己的錯誤和不足,以及優化自我知識體系,提高後續的工作效率。

如果業務人員能在每一個階段都落實PDCA4個關鍵環節需要做的事情,那麼從業生涯中的迴圈就愈來愈大(因為每一個P都是在上一個A的基礎之上),就像滾雪球一樣,有原本的小雪球(上一階段的成績和經驗)作為基礎,滾出來的雪球(更大的目標)就很紮實。


蓋洛普Q12測評

評估工作環境簡單有效的工具,保險業務人員目標檢視過程同樣適用,將12個問題轉換為保險行業的檢視問題,包括:

1.我對自我工作有要求嗎?
2.我在拜訪客戶前準備夠充分嗎?
3.在工作中,我每天都有機會做我最擅長做的事嗎?
4.在過去的七天裡,我因工作出色而受到表揚嗎?
5.主管或同事關心我的個人情況嗎?
6.有人鼓勵我嗎?
7.我的規劃常常得到客戶的支援嗎?
8.我的工作重要嗎?
9.我的業績對團隊的貢獻到什麼程度?
10.我在職場中人緣好嗎?能否及時得到幫助?
11.在過去的六個月內,主管和我談及我的進步了嗎?
12.過去一年裡,我在工作中有機會學習和成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