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團結精神鼓舞團隊,南九龍成功挑戰IDA千人團隊世界紀錄

文◎崔浩風 照片◎本刊資料、受訪者提供

0
1695

2021年南九龍團隊逆勢向前,成功以1,003人達標IDA的佳績再次打破世界紀錄。究竟是什麼樣的策略,得以讓3,000人的大團隊同心協力,成功挑戰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繼前2年連續完成的409人與411人達標國際龍獎IDA團隊紀錄後,2020年香港宏利保險南九龍團隊將目標放眼IDA千人團隊,並且在最後截止日前成功完成這項驚人挑戰,以3,000人的團隊規模,達到了33%的IDA績優占比率,創下世界紀錄。

  南九龍團隊創始人,香港宏利保險高級區域行政總監沈維燦表示,這麼多年來,南九龍已經是IDA會員間知名的大團隊,因此更應該負起一個身為榜樣的責任,成為全世界保險團隊的學習對象。千人IDA團隊是個很好的目標,他們達到了這樣的成績,就代表這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對於其他團隊也將是個鼓舞,讓他們也邁向這個目標前進。

以團隊精神為號召                                                        及時完成「千人IDA」挑戰目標

  今年在距離IDA申獎截止日剩下一個禮拜之時,南九龍距離千人IDA團隊的目標還有20多人的差距。其實當時統計,南九龍能夠達成IDA標準的人數約有1,030~1,040位左右,之所以還差20多人,主要是許多已經達成標準的夥伴並沒有去登記申獎。

  沈維燦表示,許多夥伴並不是不認可IDA,但是因為較早接觸美國百萬圓桌MDRT,已經習慣了先行申請MDRT資格,於是便不想再花一筆錢申請IDA。因此南九龍的主管們希望已經申請MDRT的人也去申請IDA,讓南九龍能夠成功挑戰千人IDA,以免白費了團隊一年下來的辛苦追求。

  「挑戰千人IDA是南九龍已經告知全世界的目標,是全世界都在關注的、也是南九龍向全世界許下的承諾,如果因為少數人的落差而功虧一簣,實在是非常可惜,對於團隊的團結精神來說也是個傷害。」在這樣的勸說之下,許多夥伴為了團隊出一分力,於是及時向IDA執委會提出申請。

  沈維燦認為,這一次的挑戰成功十分關鍵。若沒有挑戰成功,夥伴們之後更加不會為了一個挑戰失敗的目標繼續努力;但如今南九龍成功達成IDA千人團隊目標,它就不再是一個「挑戰目標」,而是一個「維持目標」,夥伴們願意為了維持已達到的目標出一分力,讓這個大家共同達成的目標能夠維持,甚至再多做一點。透過這樣的團結心態,便能讓夥伴們重視IDA的程度更加提高。

成功挑戰IDA千人團隊
夥伴認同IDA優勢最為關鍵

  沈維燦指出,南九龍團隊的目標訂立並非在年初制定,而是到了年中才會根據市場動態、人力增減等各方面情況,與團隊內62位總監討論後決定該年的目標增減。雖然過往幾年,南九龍多次在IDA年會現場表示要挑戰千人IDA團隊,但真正決定要在這一年,趁著IDA標準因疫情降低的機會挑戰IDA千人團隊,也是在這個時候決定的。

  對許多香港的壽險團隊來說,2020年是個充滿挑戰的一年,甚至許多團隊也因而業績下滑,但南九龍並未受到太大影響,沈維燦認為主因在於,其他團隊的業績有5~7成來自於大陸客戶來港購買的保險,但是在疫情下,邊境封鎖,大陸客戶無法前來,業績也就相應減少。

  相對而言,南九龍一直以來深耕本地市場,以香港客戶為主,業績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再加上南九龍團隊總人力高達3,000多人,因此沈維燦認為,南九龍挑戰IDA千人團隊最大的困難點並不在於業績難以推動,而是在於該如何讓夥伴們認可IDA,並且願意申獎。沈維燦坦言,在訂下IDA千人團隊的目標時,他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這就需要從讓他們瞭解、認同IDA開始做起。

  就像業務人員銷售保險,需要先讓客戶瞭解自己支付保費後能得到什麼好處一樣,如果想讓夥伴接受IDA,首先就要讓他們知道挑戰IDA的好處是什麼。沈維燦告訴夥伴,挑戰IDA最大的好處就在於每年在世界各地舉辦的大會,不僅邀請全世界的保險菁英為講師,而且使用語言是他們更加熟悉的中文,而且辦得一年比一年好,可說比MDRT更加適合香港的業務人員學習。

  除此之外,IDA的FYC要求在全世界因應市場環境而各有標準,但都是對新人而言很適合挑戰的目標,因此IDA成為了南九龍團隊業務新人入行後第一個挑戰的國際獎項。再加上IDA另一個資格標準是每年36件壽險新契約,業務人員必須為此去見更多客戶,產生更多的互動,增加活動量提高成交件數,這對業務人員的展業將起到很大的幫助,也幫助更多民眾得到保險的保障,彰顯保險的價值。沈維燦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推動夥伴們認同IDA的關鍵。

  因此,南九龍目前的策略是:對於入行不久的夥伴,先從挑戰IDA開始做起;而對於較為資深的夥伴,因為團隊重視IDA是近10多年的事情,因此希望他們在申請了MDRT之後,也能夠同時申請IDA。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