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保險滲透度下滑,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0
1870

彭金隆老師1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日前我們可以看到,臺灣的保險滲透度從世界第一的位置,下滑跑到了第二名,居於香港之下,相信有些人看到之後,心中就會有個疑問了,這對臺灣而言是件不好的事嗎?

過去臺灣總是以保險滲透度居於世界排名第一為傲,事實上,保險滲透度的世界排名改變,更可能代表的是臺灣保險產業轉型的開始,這也是大勢所趨。我先從保險滲透度這個指標所代表的意義來談。

高保險滲透度僅只是反映了一種現象

保險滲透度這個指標當初被創造出來,我想是因為想探討保險產業在某個地區的發展成熟程度,以保費收入當分子、以GDP當分母來得到的一個比值,意旨保費收入占國民生產毛額的比率,如果比率愈高,代表對該個國家或地區的人民在保險方面的投入占國家發展的程度愈高,即代表保險市場愈成熟。

我們可以來分析一下,保險滲透度既然是一個比值,假設分子保費收入的成長率高於GDP的成長率,那麼保險滲透度的數字就會愈高。

臺灣年保費收入在過去將近20年來成長了約莫3倍,資產增加了近10倍,成長率遠高於GDP的成長速度,且列入計算的保費只看金額而沒考慮到保險性質,同時臺灣由於長期低利率的關係,面對到嚴重的利差損問題,而「高儲蓄、低保障」的儲蓄型商品所提供的保費收入,正好能夠協助保險公司快速累積大量的資產,並且藉由投資來抵減利差損的問題,以及降低風險吸收的成本,自然就造成保險滲透度節節高升,然而這值得引以為傲嗎?

另外從分母GDP來看,GDP與經濟成長有關,如果經濟成長快速,保費成長卻沒有跟上,保險滲透度就會下降;若經濟成長停滯,只有保費成長,也當然會呈現出高的保險滲透度,所以單看這個比值,有不少盲點。

所以我認為保險滲透度不見得是一個可以完整、真實呈現一個保險市場的好與壞,以及社會對風險保障是否很完備的指標,高保險滲透度其實只是反映過去臺灣經濟成長率不高以及低利率環境所造成高保費支出的一種現象。

從商品結構調整才能降低經營風險

臺灣的保險商品在2018年開始有著結構性的改變。當時保險業的海外投資比重將近7成,面臨到非常大的投資風險以及外匯風險,所以主管機關開始積極地進行市場改造,讓我們的高儲蓄型保單占比下降,以減緩金融機構資金流入壽險公司的速度,所以在產品上進行了結構性的改變。因此可以看到總保費收入從2018年開始下滑,當然就會造成保險滲透度下降。

然而保險滲透度下滑是不好的嗎?失去第一名的「寶座」是不好的嗎?事實上不是,對臺灣保險業來說,背後的因素只是來自於要使保險業能夠永續經營並且規避經營風險的必要調整,若只是單純追求滲透度的比值,在實質的意義上並不大,能夠降低壽險業經營風險,才是正確的方向跟作為。

同時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臺灣保險業將在2026年接軌國際會計準則第17號,也就是IFRS 17,這套制度的出現會讓我們的商品走向幾個趨勢,就是增加保障、降低儲蓄以及減少保證。

過去銷售保單,保險公司會對客戶保證報酬率,長久下來不僅使得保險公司面臨到很大的投資風險及匯率風險,並且使得未來負債提存升高,在財報表現相當不利,所以在新的會計制度下,保險公司會盡量降低經驗風險,於是會大量推出投資型商品的保單,故儲蓄險銷售減少,投資型商品取而代之成為市場上的主流,這是因應市場改變很重要的一環。

但這樣的改變也是有所風險,眾所周知儲蓄型商品的投資盈虧由保險公司吸收,而投資型商品的投資盈虧則由客戶負擔,所以銷售投資型保單可以降低「保證」成本。因此也可以知道,投資型保單的表現在投資市場好的時候可以很好,但投資景氣不好的時候自然也就不好,所以如果在這點上沒有做好相對的損失控制,不只消費者本身沒辦法持續獲利,保險公司也會受到客戶的抱怨以及面臨商譽降低的問題。

因此從保險滲透度下降,我們離開了世界第一的「寶座」其實並不可惜,更要關注的是背後真正代表的意義,一來是告訴我們臺灣保險商品結構的改變,二來也提醒我們,為了因應環境及政策的改變,保險公司必須做好調整,並且要著眼於長期,否則問題只會層出不窮。所以除了隨時注意環境、順應趨勢之外,做好長期的發展策略才能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