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都可轉化為精準的衡量

文◎何飛鵬

0
673

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商周出版發行人、

保險行銷集團集團發行人暨總編輯。


這世界充滿了不確定,當我們遇到不確定時,通常就不知如何處理,也不知如何做決定,更不知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不確定是個大麻煩,阻擋了我們前進的道路。

所以,如何把不確定轉化為確定,是一種重要的能力。遇到不確定的狀況,絕對不可任不確定繼續存在,必須想辦法去估測不確定,讓它轉化為可以衡量的數字,或者其他便於衡量的標準。

具體的衡量,提供對一件事的評斷標準

有很多描述起來不確定,或者較為模糊的事情,其實我們往往不是不知道具體程度,而是沒有一個評斷或比較的標準。因此,一個具體的數字,比如百分比、5等分光譜、3等分光譜等,就為這些模糊的概念提供了一個評斷標準。

有次,我問一個部門主管:「今年年底的業績能達成預期目標嗎?」從他的年中進度來看,已落後目標20%。

他看看我:「我會盡量達成!」
我再問:「你到年底達成預期目標的把握度是多少?我問的是百分比!」

他回答:「70%。」我知道他應該做不到預期目標!
我再問:「如果把全年預期目標下修10%,你達成的把握是多少?」
他回答:「90%。」於是我確定他應該可以達成全年的預期目標80%,運氣好的話,可達成9成。

又有一天,我問一個同事:「這家客戶可以信賴嗎?」
他回答:「這個客戶交易到現在還算正常,應該可以信賴。」
我不滿意,繼續問:「如果把客戶分為5等分,從絕對可信賴、尚可信賴、中性、不可信賴、絕對不可信賴,這家客戶落在哪個區間?」

他告訴我:「中性。」,於是我知道這只是一般的客戶,不能有太好的期待。

除了5等分光譜以外,我也習慣用3等分法來做價值判斷。以朋友與敵人為例:我把所認識的人分3種:朋友、敵人,以及中間的非敵非友或亦敵亦友

朋友百分之百可信賴,敵人百分之百不可信賴,要打起精神仔細對付,而中間的非敵非友族群呢?我基本的態度為:不是敵人,便是朋友,先把這群中性分子劃成朋友,也真心對待,直到他們做了傷害我的事,我才會把他們列為敵人,這是廣結善緣的態度。

我不認為這個社會適用簡單的二分法,有絕對的黑白。以好、壞人為例,所有的人都在好、壞人的光譜中占一個刻度。這世上沒有絕對的好、壞人,我們頂多能判斷人是偏好還是偏壞,而5等分或3等分的光譜刻度便有助於我們更精準的判斷。

如果只是文字化的描述,這個描述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體會,絕對不會有共同的標準,當標準不一時,我們就不容易據以做決策,就算做了決策,也很可能是錯的。

而在衡量時,我們不見得需要得到百分之百精確的數字,事實上我們只需要把不確定的範圍變小,許多時候,我們只要大於某個數字,這件事就可以做,或不可以做,我們只要得到一個衡量的區間,我們就可做精準的判斷。

養成習慣把所有直覺、主觀感覺,都轉換成精準的衡量吧!

後記

許多模稜兩可的答案,其實都可以透過不同的問題詢問,而得到可以判斷的答案。
對不確定的答案,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得到百分之百精準的答案,只要稍微縮小不確定的範圍,我們就可以判斷。

(本專欄文章已受何飛鵬先生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