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昇:相較追求短期獲利的數字,保險公司經營更重要的是長期正向發展

文◎洪紫芸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910

從疫情加速金融保險業迎向數位轉型,再到多項重大政策的頒布及實施,2021年金融保險業經歷了許多變動。而將目光看向2022年,保險業除了須持續準備接軌IFRS 17與ICS 2.0外,在數位轉型、ESG永續議題及需求面改變等層面上,亦須掌握趨勢並規劃出相應舉措。

  回顧2021年臺灣保險業的表現,三商美邦人壽總經理陳宏昇表示,就產業面而言,比起2020年受海外投資狀況影響,今年反倒因為疫情,各保險業在臺灣的投資上都有所斬獲,KPMG就指出保險業的稅前獲利在銀行、保險、證券3個主要金融行業中屬於大幅成長的一員,總結2021年的產業表現還算不錯,未來雖然仍受通膨、美國升息與投資收益的影響,但今年主計處預估臺灣經濟成長4.15%,相信明年產業仍會維持不錯的水準。

  就產品面而言,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統計,2021年上半年臺灣保單解約金達4,277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而主打生存還本金的給付金額為1,445億元,反而成長2成多。

  在世代更迭之下,保險需求已出現了變化,不見得是想留給家人或子女,也可能是以自己規劃未來生活為主要目的,因此保險產品也需要與時俱進,以在產品設計上能更符合人口結構轉變。

  而就業務人員而言,「保險」的本質就是風險管理,從個人到整個社會,保險業都是一股穩定安心的力量,背後有更重要的社會責任存在,所以企業在教育訓練的時候也會不厭其煩地讓從業人員將這樣的社會責任作為初衷。

  只要是正確的方向,就不會輕易改變,而保險的初衷就是保障。在這波疫情影響之下,民眾對於風險意識提升,實為保險產業的契機,以前民眾對於保險業經常抱著人情保單這種錯誤的觀念,藉此機會,從業人員也應該提升自己成為專業的理財規劃人員,為客戶做好風險規劃。

近年保險業之重大變動

  因疫情影響,仰賴面對面行銷的保險業務人員通路業績大受衝擊,但亦帶動遠距投保等保險科技的發展、投資型商品因金融市場熱絡而熱賣、民眾對健康風險重視度提高等結果。

  此外也因疫情影響,加快了監理機關對於保險業數位科技開放的速度,但也因投資型商品熱賣,多數以躉繳方式繳交,保險業未來將面臨續期保費大幅減少的情形,這也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

  而在未來,保險業可朝3大執行的關鍵發展。其一:推動數位轉型,打造數位企業。透過數位化轉型資料庫,運用大數據資料分析,提供個人化保單提升客戶體驗。

  其二:開拓新的保費收入來源。疫情過後,保戶思考模式、資金配置與需求都可能改變,重新檢視目標客戶的分布、評估目標客戶的需求、期望及可能的改變來重新設立符合需求的產品,以增加保費收入。

  其三:勞動力升級。與保戶間的數位化互動模式,可能成為未來的常態,為數位化轉型所需的人力資源進行培養,以及智能客服、智能保單推薦等發展及優化。

  此外,因應接軌國際會計準則,主管機關監理政策首要著重在厚實保險業財務基礎,亦反映在市場上,比如保險公司開始調整商品策略、降低利率風險,回歸保險保障本質等。

  而近年還有2個值得關注的政策重點:其一是因應疫情變化,加速金融科技應用。隨著業者申請試辦項目成功,主管機關也逐步開始放寬相關法令,未來配合金管會推動金融科技發展藍圖所建立的數位發展基礎,如:金融行動身分識別(FIDO)及客戶資料共享等,未來數位應用發展必然是重要的課題。

  其二則是推動金融業對於ESG永續議題的關注。透過綠色金融、公司治理藍圖等政策推動,讓業者開始注重永續治理議題,如:盡職投資、ESG風險辨識、資訊揭露等,從經營策略面和各界利害關係人議和、建立永續保險模式。

展望2022保險業發展趨勢

  對於2022年整體保險業的發展機會,總體而言可以預見2大趨勢,一是數位化的轉型,二是需求面的調整。保險業該順應趨勢,但也要以穩定轉型為前提逐步實現。

  隨著後疫時代的來臨及科技創新的發展,2022年保險業的科技發展有望更加深入民眾生活,而未來保險公司將逐漸轉型,成為提供客戶多樣化需求的服務平臺之一。

  業務人員應改變其心態,將以銷售商品的觀念轉為客戶需求為主,並改變其銷售模式,在保有人的溫度與熱忱的心態外,也須積極運用數位科技工具,以更有效率地拓展業務、擴大增員,藉此深化客戶關係,進而創造業務利基。

  可以預見,未來金融數位科技勢在必行,在發展前做好準備是企業的課題,但比發展更重要的是資安問題,兩者必須同步才能夠讓客戶的保障更確實。

  另外在需求面向上,配合數位轉型,新的商業模式也將隨之產生。誠如前面所述,在產品設計上也必須要更貼近民眾需求,讓人壽保險更有彈性,但不管商品或模式如何調整,都不會偏離保障的初衷,反而更應該透過業務人員來建立大眾正確的風險觀念。

  舉例而言,人口老化帶來的退休規劃議題是近年來保險發展的重要商機所在,根據國發會推估,2026年臺灣將進入老化人口超過20%的超高齡社會,代表退休規劃的潛在保險商機可能高達上兆元新臺幣。

  同時,2026年需長照的人口將達到77萬人以上,長照和相關保險商品需求預期將會快速增長,三商美邦人壽這2年來也積極調整商品策略,著重開發保障型商品,如健康醫療險、中高齡者需求的長照險、失智險等。

  最後,持續接軌國際規範仍是未來的重點工作之一。企業也將著重在內部、商品與資本管理的面向,雖然改變之初會有磨合期,但也能藉此逐步調整行銷模式,相信長遠來看對整個產業都會是正向發展。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