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傳承」停、看、聽!

文◎倪偉晟 照片◎資料照片

0
3595
李傑克

新冠肺炎疫情為全世界蒙上一層充滿未知的霧霾,身處不確定的環境,任誰都無法準確地預期病毒風險何時能真正趨緩至結束,也因此喚醒了更多民眾對於資產風險配置及財富傳承的重視。

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要如何做好家族的財富傳承?當中又有哪些觀念和要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誠邦企管顧問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傑克以專業財務顧問師的角度,為民眾做出解析。

⠀⠀⠀⠀⠀⠀⠀

將「財富」、「傳承」分開來看,並考慮「人性」的問題

談到家族的財富傳承,李傑克表示,應把這4個字拆成兩個部分來看,分為「財富」和「傳承」。

財富,包含2大類,一類是財產(家產),另一類為事業(家業),之所以會區分為2類,是因為兩者的內涵截然不同。財產可以作為運用及擁有,事業則是作為經營,當中牽涉到股權。

以臺灣許多的家族企業來說,假如企業主有2個小孩,為了公平分配,會將股權分半,1個孩子便得到50%的股份。然而這樣的作法,往往會對公司的未來產生影響,往後在營運或決策上會陷入「不知道要聽誰的」的困境,且2個孩子對公司的貢獻度勢必不同,極可能會衍生出內部的紛爭。

李傑克提到,根據統計,企業傳承能成功地延續到第三代的比率只有12%,第四代更低,僅有3%。若企業主在股權、資產分配上,未考量到「人性」的問題,而是從節稅的角度思考如何傳承到第二代,最終得到的結果很有可能就是「富不過三代」。

節稅後造成家族紛爭,還是家族達成財產分配上的共識後再去繳稅比較好?答案是顯而易見的。解決稅務上的問題,並不代表對家族傳承有幫助,如果本身不是企業老闆,只有家產者,運用家產的管理方式處理財產即可,沒有必要為了節稅,而成立一家公司,將財富傳承複雜化。李傑克強調,家族財產上的紛爭,通常都不是源自於稅(錢),多為來自於人本身。

他建議企業老闆在考慮公司接班的問題時,先確定第二代是否明確有想要接班的意願,進而將股權的比例妥善分配,如此接班者才會有足夠的話語權;如果第二代都沒有打算要接班,企業主則可以考慮賣掉公司,或者是被併購、IPO(首次公開發行)。

「培養創一代,而非讓孩子都變成企二代。」李傑克表示,有能力的第二代可以作為接班,而其他未接班的人可以開創自己的事業,讓家族的勢力和財富的能量得以延伸。如果所有的企業資產都由一代完全轉移至下一代,未必是對企業最好的選擇。

傳承,可以將2個字分開來討論。「傳」,在財產(家產)面中代表的是家風、價值觀,以及培養下一代的能力,在事業(家業)面裡代表的是無形資產的延續,當中包含技術、態度、人脈等;「承」,意指有形資產,分為動產及不動產,不動產的財產繼承上,往往造成很多家庭成員間的紛擾。

「不能光給他魚,還要給他釣魚的能力。」李傑克形容,釣魚的技術就如同傳承中的傳,而魚則是傳承裡的承。很多民眾都把「傳」當成是有形資產,自然會聚焦在稅務上的問題,民眾或是企業主一定要瞭解到,財富能否守成並且永續經營,在於無形資產的價值能否延續到往後的每一代。

⠀⠀⠀⠀⠀⠀⠀

用遺囑、信託、保險,達到財富傳承之目的

市面上有許多的財富管理工具,像是投資公司、閉鎖性公司、家族辦公室、家族憲章、控股公司等,不過相較於這些,李傑克認為大多數的民眾(資產十億以下)只需要使用到3種財富管理工具,分別是遺囑、信託,以及保險,妥善地運用,便能達到財富傳承之目的。

  遺囑:遺囑最大的用意在於留下白紙黑字以作為財產分配上的依據。
法律上的遺囑有5種形式,分別為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口授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囑。李傑克認為,在一般的狀況下,使用自書遺囑或公證遺囑即可。
假如家庭成員彼此氣氛和諧,對孩子具有一定的信任基礎,自書遺囑不但方便,也能夠隨時修正,不過要注意的是,遺囑必須寫下日期、並簽名,另外塗改、增減之處,也必須另行簽名、註明字數。
不過如果家庭成員間感情不和睦、關係較為複雜,如個性不合、婆媳問題嚴重、有再婚、離婚者等情況,則建議使用公證遺囑,即指定2位以上的見證人於公證人前口述遺囑,由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明確記載日期,且由公證人、見證人及遺囑人同行簽名。

  信託:分為動產信託以及不動產信託。
由於動產帶有容易攜帶及隱匿之特性,不適合交由他人作為受託人管理,建議透過銀行信託的方式作為管理。
而不動產信託,則可以尋找一位信任的人來作為協助,以此預防被盜賣、作為貸款等用途。親友作為受託人所花費的成本通常不會太高,甚至不會收取管理費用,而倘若找不到可以安心的受託對象,也可以透過律師、專業人士、銀行等管道作為不動產的管理。

  保險:建議以保障型、高槓桿倍數(高保障)的保險商品為主,能夠經由時間的累積,放大資產價值,也有預留稅源、快速移轉的功效。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9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