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會有許多風險需要規避,包含死亡、長照、退休、意外等各式各樣的風險,而對於風險移轉有著深切需求的人們,必然會運用適切的方法將風險移轉出去,也因此才需要所謂的「保障」。

宮可倫表示,許多保險業務人員在銷售保險時常會有一個迷思,認為自己是逆勢而行,要讓客戶接受保險保障似乎是一件很困難的任務,他坦言自己以往也曾有這個迷思,但在不斷鑽研風險相關的知識後,發現許多研究理論都導向一件事──「一位理性的保險消費者會想把所有的風險都移轉給外部。」

因為人類對於風險的厭惡,所以才需要透過保障、投資、資產管理的應用,來轉移、減低風險造成的衝擊。而理論上,一位理性的保險消費者會針對所面臨的風險,依照客觀資訊與個人需求,動態調整最適的保障內容、保費及保額。

但實際上,為何還是有許多人認為保險銷售很困難?為何還是有許多保戶對於風險抱持不客觀的資訊、購買保險後不做動態調整甚至不瞭解自身需求?很明顯可看出實務上和前述理論有著很大的差異。

因此,學者在研究為何有如此差異時,提出了所謂的「行為經濟學」,也就是研究人類決策為何不理性的一個學說。在學術研究上人們在做決策時會理性根據既有資源和對社會的瞭解去做決策,但實際上最後做出的決策卻不如預期。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產生?宮可倫表示,以金融保險層面來談,可能是因為民眾對於金融素養的不足,以及蒐集、認知到的資訊有所偏誤,這就會造成民眾做出次佳的決策。

 

對「還有多久可以活」的認知偏誤

在實際的醫學上,我們可以瞭解年輕人身體較健康,能夠活得比較久;而老年人則無法再活很長的時間。但研究上卻發現一個有趣的結果,不同年齡層的人們對於「還有多久可以活」的認知與醫學上的事實是有所分歧的,也就是所謂的「認知偏誤」。

研究結果發現,年輕人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差,或是可能發生意外而無法活得太久;老年人則反而認為自己身體還算健壯,可以繼續活過好多個年頭。

根據英國研究(圖一),調查50歲以上的英國民眾(抽樣出的每位民眾身體健康狀況不一)自認還能再活15年的機率,發現灰色長條部分(65歲以上)多落在右邊的區塊,代表65歲以上的民眾認為自己能夠再活15年的機率大多落在50%以上。

反而黑色長條部分(65歲以下)的民眾認為自己能夠再活15年的機率比起65歲以上民眾的認知更低,顯示出65歲以上民眾對於自身存活率相對樂觀。但從精算的角度來看,英國55歲民眾能夠再活15年的機率約落在73%;70歲民眾能夠再活15年的機率約落在30~39%間,而這也驗證了前述所說的認知偏誤。

再從圖二的研究也可得知,不只英國調查的50歲以上民眾有這樣的現象,美國年輕人也有同樣的想法。從圖表中可以看出,黑色長條部分(主觀生存年數)比起灰色長條部分(客觀生存年數)平均來說更低,代表年輕人普遍認為自己能夠存活的年數低於實際統計數據。

而為何年輕人會高估死亡風險?科學家認為,是因他們給予極端風險過高的權重,像是交通事故、人為暴力、天災、動物攻擊、墜機等,但從精算的角度來看,發生這些極端風險的機率其實相當低,這也造就了年輕人高估死亡風險的結果。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9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