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是個充斥著壓力的環境,業績與收入、時間、人際關係、目標追逐……無一不是壓力的來源。安聯人壽鼎盛通訊處業務經理邱春梅認為,保險業務人員的壓力大多來自於心理負擔,包括高度的自我期許與目標,以及初展業時對自己與保險的信心不足。

她發現,很多業務人員之所以展業不順利,除了名單不足以外,心理負擔也占了很大的一部分,比如預設立場,覺得客戶一定對保險抱持反對意見,還沒接觸自己就多了一份心理障礙;比如對保險信心不足,結果不敢要求成交,從銷售者變成說明者;或者因為面對客戶的問題卻答不出來,從此成為心理陰影,又更不敢向客戶銷售。展業不順利,收入也就不穩定,業務人員的心理壓力也就更加沉重,產生了惡性循環。

除此之外,保險業是多年來常被戴上有色眼鏡看待的行業,許多業務人員的家人是反對他們從事保險的,要是做得不好,來自家庭的反對意見又會更加強烈,連朋友也不一定會支持。在做出成績前,來自親友的打擊是他們首先要面對的一大壓力。

對於這些壓力,邱春梅建議先找出自己可以做到的可控要素,不要一直想著那些無法控制的部分,因為這樣只是徒增煩惱與壓力,卻什麼也無法改變。反之,將可控的要素做好了,原本不可控制的部分也會連帶受到影響,一併往好的方向轉變。

 

掌握可控要素,為展業打好「預防針」

我們無法決定客戶的想法,無法決定他們會不會接受見面的邀約,無法決定他們願不願意成交,既然如此,就做好我們所能做的事情。所謂的可控要素,便是指事情的完成不受外在因素影響,而在於我們自己想不想、做不做。

比如定期與客戶聯繫,發送客戶需要或感興趣的資訊,以此創造談保險的機會。雖然發出的訊息還是很有可能被已讀不回,但是相比起以前只能打電話或親自上門拜訪時所吃到的閉門羹,已經是沒什麼壓力的做法。

而對於新人不敢開口的心態問題,邱春梅建議可以透過2種方法解決。一是多參與團隊的教育演練,提高客戶反對的處理能力,除了早會教育後經常會有的演練以外,新人如果對自己沒有自信,不妨找團隊的夥伴多演練幾次。

恐懼來自於未知,透過演練,知道了客戶可能會做出的反對與提出的問題,心裡就有底,不但能夠提高成交率,同時充分的準備也帶來了自信,讓業務人員沒有壓力的展業。

另一個方法是,先從可以開口的人開始談起。不敢開口談保險的對象每個人都有點不同,有些人認為親朋好友更願意給你機會,因此只要將他們視為練習的對象,就能夠比較放心地談起保險;有些人則擔心貿然談保險會連朋友都沒得做,反而對陌生人沒有這個顧慮。

根據自己的想法,從認為可以開口的人開始談保險,不但心理負擔會比較小,也能在這個過程中累積經驗與自信。展業的能力提升了,壓力自然也就小了。

其實就像面對傳染病需要打疫苗一樣,上述的這些準備其實也是在為將來的展業打預防針。透過演練與實戰所累積出的經驗,面對客戶時心中就有底氣,不但成交率提高,造成壓力的因素也已經透過預先的準備而消除了許多,心理壓力自然也更不容易產生與累積。

 

真正的目標,是業績背後的美好未來

再怎麼預做準備、累積經驗,終究還是會面臨拒絕、無法成交與其他的不順利,負面情緒與壓力也會因此產生。邱春梅表示,以她14年的經驗都時常會有這樣的感受,更不用說較資淺的業務人員了。

因此不只是新人,資深人員也需要有人可以傾訴這些壓力,除了主管與關係好的夥伴以外,也可以向當初增員你進保險業的人傾訴,即使對方已經退休或者因故離職,也會是你很好的傾聽者,甚至是所面臨問題的解答者。

當然,這樣的情況在主管增員的階段,就必須讓新人先做好心理準備,而在開始展業以後,主管也需要多加關心。邱春梅笑說,壓力不但壓在心頭上,其實也壓在人的臉上,看夥伴臉上的表情有多僵硬、多凝重,大概就可以猜到夥伴正面對著多大的壓力,主管不妨將這點作為協助夥伴解決問題的參考。

對她來說,業績只是一個數字,重要的是透過追逐業績所要達成的事情。在這樣的心態下,她不會受到業績的影響而產生壓力,反而會因為業績目標背後的原因而更有動力。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動力來源,有時候即使是同一個人,不同的時期也會有不同的追求。有些人的保險信念堅定,對他們來說業績的背後是幫助了多少的家庭,責任感與使命感就會是他們的從業動力,而不是壓力;業績也關係到收入,對收入緊張的新人與立有財務目標的人來說,這是最切身也最直接的展業動力。

「追逐業績不是為了那個數字,而是為了藉此達成數字背後的美好未來。」邱春梅認為,追逐一個冷冰冰的數字,那就只是為了追逐而追逐,容易令人迷茫;但是當目標明確為達成心中的願景,就會十分有動力。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9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