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因事故傷害死亡民眾平均少活23.3年

文◎許仲博

0
811

  近日臺灣民眾又再度陷入新冠疫情的恐慌之中,倘若真不幸因染疫而病故,究竟會對我們的壽命造成多大的損失?潛在生命年數損失(PYLL)正是一種計算方式,意為居民因非自然死亡而損失的壽命;而平均生命年數損失(AYLL)則為PYLL除以該致死原因之死亡人數計算的平均值。

  與一般死亡統計不同的是,PYLL更著重年輕族群的死亡原因,因為若是愈早死亡,PYLL也就會愈高。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2020年臺灣未滿70歲的人口中,事故傷害的AYLL最高,為23.3年。也就是說,因車禍事故死亡的民眾平均少活了23.3年;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排名次之,為16.5年;心臟疾病(高血壓慢性疾病除外)則排名第3,達13.3年。

  而死亡原因排名第1名的惡性腫瘤AYLL則為11.8年。由數據便可以看出,事故傷害對年輕族群的風險可能比疾病還高,應當多留意相關的風險規避。值得慶幸的是,對比過往數據,臺灣的AYLL有下降的趨勢,從2011年的17.7年到2020年降低為14.7年,平均每位因疾病或意外死亡的民眾都多活了3年。

  再對照OECD國家數據,全世界PYLL數據以俄羅斯每10萬名0~69歲居民損失1萬626年壽命最高,盧森堡2,840年最低,臺灣數據換算下來則約為4,288年,屬於中段班。

  由PYLL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不光是遭逢意外,只要疾病纏身,就會大幅縮減自身的壽命,更何況這僅是預期會活到70歲的統計結果,在平均餘命已經超過80歲的當下,實際上的PYLL恐怕會更高。建議民眾除了購買意外險來規避事故風險外,也要盡早購足醫療相關險種,才不會讓疾病肆無忌憚地侵蝕自身寶貴的生命卻又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