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 專業經營與長期主義是顯學

文◎侯琇文

0
389

  臺灣保險業經過60年的發展,已經走過了多個發展階段與歷程,推動著國家與社會邁向文明。最直接的,從數字面來看,以總保費收入、保險密度、保險滲透度等保險市場重要指標觀之,根據保發中心及Swiss Re統計,2020年臺灣總保費收入由全球排名的第11名提升至第10名,在亞洲市場是排名第4位,金額是由2019年的1,178億美元,降至2020年的1,133億美元。

  而在保險滲透度指標(保費收入對GDP之比率),Swiss Re的統計數據顯示,臺灣的保險滲透度(17.4%)原居於全球首位,下滑至第2名,僅次於香港(20.8%),2021年這個數字續降至14.64%。2020年臺灣保險密度(每人平均保費支出)由2019年全球第9位退至第11位,金額由4,994美元降至4,799美元,在亞洲則落居香港、新加坡與澳門之後,2021年此數字為新臺幣13萬5,979元。

  最後,在臺灣人壽及年金險投保率方面,2020、2021年數據已達260.49%、264.81%,這是臺灣自2003年(158.87%)以來連續18年的走升,代表臺灣保險業已是一個相對成熟的保險市場,每一位民眾平均都擁有2.6張以上的保單。既然是「平均值」,代表有的民眾保單可能高於平均值以上,有的民眾卻可能是連一張保單都沒有,正獨自豪賭風險的發生。

  臺灣保險業儘管投保率數字亮眼,但有一個數字相當令人擔憂,壽險公會統計2021年壽險死亡給付近1,359億元,平均每位保戶死亡給付僅57萬3,000元,民眾的風險儲備明顯不足,民眾購買保險的主要出發點不是為了風險轉嫁、以提高自身風險保障為需求,而是以資產配置為首要,嚴重本末倒置了保險規劃的價值與意義。這是從多年前《Advisers財務顧問》的CEO趨勢大調查中,各家CEO們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保障嚴重不足」的觀點。

  保障嚴重不足的現況需要主管機關、保險公司及保險從業人員三方共同努力。2020年7月金管會正式上路「準備金利率調降」、「壽險門檻法則」、「利變保單利率平穩機制」、「修正保險法107條兒童投保」等4大保險新制。新制的上路,主要是希望引導保險公司改變過去以較高利率保單作為商品主軸,逐漸回歸保險保障本質,健全整體壽險市場,以迎接未來IFRS 17所帶來的各項挑戰。

  保險公司與保險從業人員除了跟進金管會所提出的政策法規外,所銷售的商品也要有所創新與調整。正如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桂先農在本次專訪中點明,在高齡化與少子化雙重效應加乘下,規避銀髮風險需求相當迫切,民眾在退休金準備、醫療保障,抑或是長期照顧保障等投保率仍低,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也是未來的商機與趨勢所在。

  有專家直指,2020年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繼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最嚴重的黑天鵝事件,爆發初期全球失序難以預測,各國政府為防止疫情擴散,採取封城或是嚴格的社交距離措施,導致各國家與城市商業活動受到大幅限制,經濟陷入困境。臺灣的新冠疫情爆發較晚,防疫政策也從去年的三級警戒,隨著Omicron全球大流行,從清零轉變為走向與病毒共存,進入防疫新生活。

  而保險在疫情劇烈延燒的2年多以來,起到了一定程度的經濟補償與安定作用,不僅在社會保險提供相應的保險保障,更有多家產險公司推出防疫保單,每一個確診的個人及其家庭,透過理賠金降低新冠疫情為家庭帶來的衝擊。專訪過程中曾詢問桂先農董事長對於日前防疫保單的各項紛擾,「姑且不論後續的理賠爭議,又或者是保險公司的財務結構是否受到影響,排隊買保險的景象,不就代表民眾認同保險,也知道保險很重要嗎?當然觀察本次經驗,有許多需要調整與借鑑之處。」

  民眾受到疫情衝擊,需要面對面進行商品銷售與規劃解說的保險從業人員,所面臨的衝擊更深,去年三級警戒期間拜訪與接觸處處受限,拜訪量降低連帶績效也大受影響;而今年防疫政策雖轉為共存,行動不若去年受限,但也因為確診人數爆量,拜訪銷售時常面臨變數,保險從業人員繼去年後又是相當艱辛的一年,導致保險從業人員脫落率大幅提高。

  危機來臨本就是考驗應變力的時刻,也是將危機轉變為契機的機會!能夠突圍並留下來的人,需要具備以下能力:第一,對市場具備高敏銳度與應變力,面臨危機立即應變與調整,抑或是找到突圍的策略;第二,目標感與使命感明確並強烈,瞭解自己為何從業、秉持初衷,並朝著明確目標追求,就不容易隨著市場聲浪起舞,反而更加專心致志,尋出一條永續之路;第三,經歷疫情時代,汰弱留強,保險業進入高度專業經營的時代,更要追求長期主義,保險從業人員才能在日漸成熟的保險市場經營有成,肩負保險大愛天使為家家戶戶送去保障的使命,同時讓自身的保險事業經營不僅璀璨,且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