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與20年前相比,臺灣大腸癌發生人數成長超過3倍 文◎倪偉晟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10 月 1 日 0 1450 在臉書上分享 鳴叫的Twitter 知名藝人余天的女兒余苑綺,在8月中下旬因大腸癌離世,她自2014年罹患直腸癌第3期後,經歷了數十次的化療。消息傳出後,除了令人不捨、悲痛外,也讓更多的民眾在忙錄的生活中,把目光拉回到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大腸癌在所有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的排行中,名列第2及第3。且自2006年大腸癌成為臺灣10大癌症(發生率)之首後,已連續15年蟬聯第一。2019年大腸癌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42.9人,發生人數共超過1萬7,000人,與20多年前的5,000多人相比,增長幅度超過3倍,相當令人憂心。 而放眼全世界,依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統計,2018年大腸癌發生率前3名的國家依序是匈牙利(51.2)、南韓(44.5)、斯洛伐克(43.8),臺灣目前的發生率已與上述國家相差不遠。 雖然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較容易被忽視,不過仍可藉由定期接受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這是由於大腸癌的發生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因此,如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而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訊指出,早期的大腸癌若能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除了定期的檢查外,平時的飲食也需要多留意。臺灣民眾普遍有攝取過多紅肉的情形,是大腸癌發生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亦指出,加工肉品及紅肉的攝取會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要減少大腸癌的發生,除了要多攝取蔬果、少吃油炸類、紅肉及加工類食品外,保持規律運動也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此外,由於健康風險的發生無法預期,建議盡早配置風險保障,如醫療險、實支實付等險種,讓生活能有一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