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臺灣共有2,310人死於胃癌

文◎許仲博

0
392

   胃是消化系統的一部分,上接食道,下接十二指腸,主要的功能是將食物研磨成小塊以利吸收,在消化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數據,2021年臺灣共有2,310人死於胃癌,為癌症十大死因排名第8,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9.8人,雖然死亡人數較往年略有下降,但仍屬於高死亡率的疾病。

 

  美國癌症協會的資訊指出,胃癌占美國每年診斷出所有癌症病例的1.5%,而主要患者為老年人口,平均確診年齡為68歲,每10位被診斷出胃癌的患者有6位年齡在65歲以上;男性一生中罹患胃癌的風險(約每96人有1人)高於女性(約每152人有1人),而每個人的罹患風險受到諸多因素影響。

 

  飲食及生活習慣與胃癌的發生有相當大的關連性。在20世紀早期,胃癌是癌症的主要死因之一,但隨著冷藏技術的進步,食物能更妥善保存,民眾也減少重鹹與煙燻食品的食用比例;隨著醫療水平提升,被視為胃癌主因之一的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率也下降。

 

  幽門螺旋桿菌會引起慢性胃炎,為致癌的重要因素,而其感染率依年齡增長而增加,40歲以上的感染率高達50%以上,約70%的胃癌病人是因感染幽門螺旋桿菌而罹癌。

  根據國泰綜合醫院的衛教資訊,食用生鮮蔬菜、水果及高纖維麵包、富含維生素A和C,以及β胡蘿蔔素的食物,得胃癌的危險性較低;相反的,食用大量動物蛋白質及脂肪、高複雜性澱粉、高鹽醃漬之肉類或魚類和飲用水內含硝酸鹽,得胃癌的危險性則會增加。

  胃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許多民眾會以為是單純腸胃不適而忽略,導致錯過最佳診療時機。建議民眾平日除留心飲食及定期健康檢查外,也要購足商業醫療險,讓保險一同保「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