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帶動目標,明晰夥伴從業之路

文◎許仲博 照片◎本刊資料

0
630

好的團隊願景能夠勾畫出振奮人心的未來,並讓夥伴能以參與其中為榮,從業更能樂此不疲;當願景愈清晰,夥伴就能愈明瞭團隊願景實現的益處,自然也會更義無反顧地朝願景前進。

 

  當創立了自己的團隊後,你是否想過在5年或是10年後,團隊會是什麼樣貌?會是夥伴坐滿整間辦公室、所有人都過上理想的生活,還是夥伴來來去去,團隊搖搖欲墜?相信沒有團隊長喜歡後者的版本,然而究竟該如何帶領團隊夥伴走向理想中的團隊樣貌,此時有一個明晰的團隊願景尤為重要。

  舉例來說,要是將團隊願景設立為「打造一個百人的年輕化團隊」,一旦願景設立,就會對團隊的營運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像是在增員時就會有意識地招募年輕夥伴,同時也會改善團隊的輔導機制,讓年輕的業務員可以順利在行業內生存;甚至是改變單位內部的裝潢,以創造更受年輕族群喜愛的工作職場;此外,更應思考團隊文化又該如何制定,才能讓年輕夥伴接受?如此,團隊長就能時刻檢視每一項舉措是否能讓團隊朝願景更進一步,確保團隊能一直朝預期的方向前進。

  這就如同登山者的願景往往是攀登至最高峰,當最終目標明確後,就能決定要走哪條山路或是步道,而自身又該備足哪些裝備,事前該進行什麼樣的訓練,未來的行程及藍圖就會被隨之擦亮;相反的,目標模糊不清,自然就不會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便有可能原地踏步,甚至是走上彎路。

  同時,若在途中遭遇困難與挫折時,像是天候不佳或是道路顛簸,多數人可能就摸摸鼻子折返,但當登頂的願景愈堅定,登山者就會找到變通或是因應之道;在經營團隊也是相同道理,倘若團隊願景不可撼動,那麼團隊長在實現願景遇到阻礙時,就不會因此停下腳步,而是會思索突破的方法。

  若是詢問多數初入行的保險業務員,他們加入保險業的起心動念是什麼?能聽到最多的答案恐怕是為了收入,然而當他們遇到展業低潮時,卻也相當容易離去;但那些從業多年的資深業務員,從業的動力往往是來自更大的使命及責任,如「為更多家庭提供保險保障」,不少績優團隊都會將這些理念內化至他們的團隊願景中。當一群人為了相同的理念奮鬥,就能產生單打獨鬥所不具備的能量。

留心願景背後的陷阱

  當立下宏偉的團隊願景,團隊長也有信心拆分目標,逐步將願景實現時,卻可能有一個十分常見的狀況是:團隊長對未來的美好光景侃侃而談,底下的夥伴卻不知道願景背後的起心動念及意義為何?或是不瞭解跟隨團隊追逐願景,又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當一個人不知道自己是為何而奮鬥時,成果也將大打折扣。

  團隊長應當思考,當初為何會設立這樣的團隊願景,而這樣的團隊願景是否能實現夥伴的個人願景?拿上述提及的例子來說,「打造一個百人的年輕化團隊」的想法可能是因為看到許多團隊面臨老化的問題,進而讓整體業績與成長停滯不前,於是團隊長想要打造一個年輕夥伴願意加入的職場;而當加入的年輕夥伴愈多,也代表資深的夥伴愈有可能晉升管理職務,同時也能身處在充滿活力的職場工作。

  當團隊長思考愈深入,就能愈精準地向夥伴傳達願景,而夥伴明瞭團隊願景實現的益處後,自然也會更義無反顧地前進。

  另一項該留意的是,願景是否會讓夥伴覺得遙不可及,或是難以實現?願景就像是旅途的終點,團隊長同時需要將路徑描繪出來,讓夥伴知道下一步該往哪裡走;當走到死胡同時,更要提醒夥伴這不過是旅程中的一道小關卡,當地圖愈清晰,夥伴就能愈將注意力放在終點,而非過程中的難關。

  團隊長應當將願景拆分為年度目標,並再向下細分為季目標與月目標,當夥伴知道自己步伐雖緩慢但確實前進時,才會有願景可以實現的實感,同時團隊長也能透過檢視目標進度來確保團隊在軌道上,並朝著對的方向運行,並根據實際狀況調整策略。

願景見證,不僅創成績,更創奇蹟

  好的團隊願景究竟能發揮多大的力量?不妨看看保險業內的故事:在2015年,大陸平安保險北京分公司聚龍團隊成為大陸第一支IDA百人團隊,對只有350人的聚龍團隊來說,是一項相當艱鉅的挑戰,以下看團隊長是如何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創下這項傲人的成績。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