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保險科技進步,在大數據及AI的助力下,保險公司紛紛推出創新的碎片化商品,為保險市場注入一股新血。近年碎片化的保險商品不斷推陳出新,保障的項目及內容也不斷朝各領域延伸,保險碎片化是否已然成為趨勢?透過逢甲大學財務工程與精算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陳彥志,以及國泰人壽副總經理凃薏如,從學界及業界的角度,來一同探討碎片化保險的現在及未來。

Q1什麼是碎片化保險?目前國外或是臺灣是否有推行相對成功的實例?

陳彥志:

  碎片化保險一直是保險公司近幾年不斷嘗試及思考的方向,由於保險科技的進步,如行動裝置的運用加上快速處理資料的能力,現今保險公司已能快速核保,且將保險商品所提供的承保期間縮短到很小範圍內,並設計出更創新的商品。當保險商品承保的時間更短、理賠範圍更針對特定的狀況時,就是所謂的保險碎片化。

  陳彥志分享,中國幾年前的保險監理方式較為寬鬆,是採取先實行才監理的模式,在此期間有許多有趣且創新的碎片化保單出現,像是中秋節要是看不到月亮可以申請理賠的賞月險,又或是情侶的分手保單等,但這些是否能算是成功案例,恐怕有不少的討論空間。

  此外,碎片化保險在國外算是普惠金融的一部分,能讓更多原先買不起保險的人擁有特定保障,但臺灣的保險滲透率相對高,並不能完全參照國外成功案例。就實際狀況來說,國外成功的案例在臺灣推行都不太成功,並不能完全照搬,還是要根據臺灣的保險市場做調整。

  臺灣的碎片化商品有時也具備社會責任,以臺灣的海域活動綜合保險來說,這是政府期待公司推動的險種,因為臺灣四面環海,具備朝海洋國家發展的優勢,海域保險除了能保障民眾安全外,也一定程度吸引更多愛海的外國遊客前來遊玩甚至定居,此時保險公司便能成為政策的協助者。

  最初防疫險的推出也是社會責任的體現,除了協助隔離政策外,也一定程度降低民眾的恐慌。除了社會責任的實踐外,其實保險公司也能藉此提升一定的形象。

  總結來說,如何算是成功的碎片化商品?陳彥志認為有以下3點,要在3者中取得平衡,才會是好的碎片化商品。

1. 商品有辦法符合客戶需求。
2. 保險公司有辦法從中獲利。
3. 在商品創新的同時也盡到社會責任。

  成功案例1:UBI車險保單是國外相對成功的案例,有別於傳統的車險,UBI車險的計價方式是開多少付多少(PAYD,Pay As You Drive),只有在駕駛期間才收取保費,而根據駕駛紀錄的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計算方式(PHYD,Pay How You Drive)。

  在疫情爆發前,美國UBI保險公司Metromile本來面臨裁員危機,但在疫情發生後,反而成為相當熱門的汽車保險公司,正因為疫情初期使民眾開車頻率降低,民眾便開始思考是不是有需要付跟先前相同的保費。這樣的情況下,碎片化保單則更能符合民眾的需要。

  成功案例2:以國外外送員保險來說,除了基本保障外,也提供與銀行合作貸款的服務,外送員不用立即支付保費,而是從之後的外送費扣除。保險公司能從銀行通路收取費用,而外送員也能與金融機構有更緊密的結合。

  成功案例3:英國Insurtech公司COVER GENIUS ,將保險崁入不同企業的平臺服務中,依據客戶在不同企業購買的商品或服務(如貨品運輸、珠寶失竊損壞、活動購票退票風險等),提供碎片化保障,藉此擴大保險可觸及情境。

凃薏如:

  國壽人壽所理解的保險碎片化,是一種將條件聚焦在特定「客群」、「情境」及「時間」上的保險契約,透過「保障元件、時間零碎」的保險型態,更能夠滿足用戶在不同情境下的保險需求。保險碎片化的另一個好處在於,可以更精準設定不同情境下的費率及條件,因此保費門檻也會降低許多,將更有利於吸納預算或是保額不足的客群。

Q2政府該如何扮演好監督者的角色,不會過於寬鬆而使市場上有不符合保險功能的商品,亦不至於過於嚴格限縮商品發展?

陳彥志:

  隨著科技賦能,保險公司在更新核心系統時,都會思考未來如何將保單碎片化,並添加相關功能的改進,同時也會思考在監理機關的規定下,自身的商品是否有辦法合規。

  陳彥志認為,監理機關目前是支持產險商品朝碎片化推動的,然而對壽險來說,在推動創新商品時,法規規定保險公司要提供一定的長期資料,監理機關以此確保保險公司的風險控管能力,這代表保險公司需要一定的時間蒐集過往資訊,或是有再保險的證明,才有辦法讓新商品上路。

  目前保險公司已具備推行碎片化商品的精算能力,但要如何說服監理機關認定所提供的經驗統計資料是合理的,這對保險公司來說會是一大挑戰。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