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面剖析,學習型組織打造難點

文◎編輯部

0
406

一個從上到下都積極學習的學習型團隊,是推動團隊不斷進步、成長的理想狀態,但是該如何有效推動團隊成長轉型?首先,要看到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才能對症下藥。

  打造學習型組織對於保險團隊而言可謂至關重要。但實際嘗試推動後,卻不難發現過程中存在不少難點與困惑。從時間軸來看,學習型團隊在初期與中後期的階段,會遇上不同的困難

初期:啟動難、推動難

  雖然許多團隊主管都知道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但仍有不少團隊還未意識到重要性何在,因此對於這部分團隊而言存在2大困難──啟動難、推動難:

  1.管理者學習意識淡薄,啟動難。管理者是團隊的靈魂,是團隊的風向標,若是作為管理者都不重視學習或學習意識淡薄,夥伴又怎會有學習意識,更何談打造學習型組織?

  具體而言,管理者學習意識淡薄的表現有:第一,管理者自身不愛學習或不重視學習,認為學習是在浪費時間;第二,管理者不善於學習,不知道團隊究竟適合哪種學習方式,急需掌握哪些知識、技能;第三,管理者只注重自我學習,對如何組織團隊夥伴一起學習卻不夠用心;第四,管理者不捨得投入成本讓夥伴學習成長等。

  所以,打造學習型組織,關鍵要讓管理者的意識「甦醒」,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2.夥伴不配合,推動難。打造學習型組織比個人自發性學習更難,當管理者意識到建設學習型組織的重要性,並在團隊中發起行動時,許多夥伴並不配合管理者的行動,例如不參加早會、參加讀書會與培訓課程、也不參與行業盛會等。當夥伴不參與、不配合甚至反對管理者的學習倡議時,打造學習型組織就成了一件異常艱難的事。

  因此,打造學習型組織,必須打通夥伴的學習成長的意識。

中後期:見效難、持續難

  學習是一件無法被量化、無法在短時間就能收穫成果的事,誰都無法保證,當夥伴聽完一節課或讀完某本書之後,他們的業績就能夠突飛猛進。

  再者,即使推動了許多學習策略,囿於隊伍夥伴年齡、學歷、學習能力之間的差異,即使面對相同的學習內容,每位夥伴的吸收程度也是不同的,需要一個潛移默化且長期的過程。

  滴水穿石並非一日之功,正如無法讓疾馳的火車迅速調轉車頭,只能一點點轉變夥伴的認知、行為與心態,花時間提升他們的知識、技能與眼界。特別是在不少團隊面臨高壓的業績挑戰時,管理者能不能扛住壓力,鼓勵並堅持讓夥伴抽出固定的時間進行學習,或投入大量時間及成本鼓勵夥伴持續學習,也是一大難點。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