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難免有突發情況發生,如何應對這些突發情況,就成為了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的危機處理能力。而身為保險業務員,危機處理能力更顯重要,如果客戶提出了未曾設想過的問題或要求,業務員該如何應對?

國泰人壽展業安南通訊處展業區襄理王冠智表示,突發狀況的發生可以分為成交前與成交後2個階段。成交前的突發狀況,通常是客戶提出一些業務員意料之外的問題或請求,即使一時之間無法回應,只要表達出積極解決問題的誠意與行動,其實並不用太擔心。

較麻煩的是成交後的突發情況,這時會遇到的問題就不只是簡單的提問與請求,而往往是牽涉到客戶理賠成敗的問題,事關重大,業務員必須謹慎以對。

 

客戶認知落差,是突發情況的主要起因

入行初期,王冠智透過公司指派認識了一位服務件客戶,2、3年前因為從樓梯摔下來,傷到了脊椎以至於下半身癱瘓,但因為不知道已買的保險能夠理賠,因此遲遲沒有申請。

經過接觸之後,客戶家人接受王冠智的建議,準備了文件申請理賠。但是因為當時經驗尚淺,王冠智沒有注意到客戶提供的診斷證明書並非當年傷勢的診斷證明,而是近期複診的診斷證明書,內容載明「頸部韌帶纖維化造成下半身癱瘓」,卻無法舉證是因為疾病還是意外造成,因此意外失能險的理賠並沒有申請通過。

這樣的結果讓客戶火冒三丈,認為王冠智欺騙了他們的信賴,當場將他請出家門,這讓王冠智十分沮喪。好在有團隊與主管成為他的後盾,在主管的鼓勵下,王冠智鼓起勇氣重新與客戶的家人聯絡,說明原委,幸好客戶的家人們情緒比較冷靜,幫助王冠智向客戶說明,終於取得了諒解。  

但理賠的問題還是需要解決。王冠智向客戶家人深入瞭解,原來客戶曾經轉院過,現在看診的醫院並非摔傷當時提供治療的醫院,因此王冠智在客戶家人的幫助下聯絡當時的醫院,並且調出了當時的病歷與救護車紀錄做為理賠文件。最後,歷經了半年的努力,100萬元的意外失能理賠金終於成功申請下來

這次的理賠事件在王冠智心中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也讓他深深體會到,業務員應該具備充分的專業能力,以應對與發現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做到優秀的危機處理。如果他當時就具備足夠的專業,一定能夠及時發現診斷書的問題,進而降低客戶的不滿。

幾年從業下來,王冠智除了不斷努力增進自身專業能力外,也在這段時間的經驗中發現,許多突發情況的發生,其實是因為客戶的認知與業務員間有所落差所致。

以上述案例來說,客戶因為不知道需要申請受傷之初的診斷書,以證明該傷勢因意外而起,便是一種與業務員之間的認知落差;同時,業務員如果又沒有注意到這種落差的存在,便很有可能引發各種突發情況,甚至帶來糾紛。

認知落差有很多種,最常見的當屬保險觀念的落差。如醫療險觀念,隨著癌症的普及化、年輕化,以及層出不窮的各種治療方法,舊有的商品已經不能完全涵蓋,但客戶不一定能夠認知這點。又或者,隨著白內障與青光眼的年輕化,針對眼疾投保眼睛險愈來愈重要,但許多客戶也沒有認知到這一點。

或者是在成交時,因為客戶對流程並不清楚,造成了成交流程有瑕疵而保單不成立。王冠智曾遇過有客戶要求把保單合約先放在桌上,等簽完再通知他來拿,讓他連忙告知客戶保險法要求親晤親簽,這才現場完成簽約。

對於這些成交前與簽約時的觀念落差問題,畢竟還沒有成交,與客戶權益的牽涉還不大;而成交之後所遇到的突發情況,便都與客戶權益相關,業務員必須認真以對。

 

與客戶攜手面對突發狀況的4關鍵

除了最令人頭疼的理賠糾紛外,成交後階段的其他突發情況大多與保單條款有關,或者也會遇到客戶質問為何理賠沒有通過,甚至有客戶會拿其他公司的商品前來做諮詢。王冠智表示,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業務員除了發揮自身專業解決問題外,還要注意4件事:

1.與客戶相同立場:業務員必須站在與客戶相同的立場思考,並藉由足夠的交流,瞭解客戶的真正訴求,同時他們不只是希望問題得到解決,更是希望業務員跟他們是「同一國的」。而透過與客戶一同找出問題關鍵,不但能夠解決問題,更能在這個過程中與客戶培養革命情誼。

2.不該承諾的別承諾:保單條款與理賠有非常多的細節,特別是並不熟悉的舊商品或其他公司商品,在徹底弄清楚以前,不要輕易做出承諾,掌握多少才能承諾多少,實事求是。這不只是保護客戶權益,也是保護業務員自己,不要一不小心扛起了無法承擔的責任。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