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退休挑戰,打造屬於你的樂退方舟

文◎林育瑋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366

今年101歲的美國醫生霍華德.塔克,執業超過75年,時至今日仍然持續看診,沒有退休打算;日本福島市一名100歲的化妝品銷售員崛野智子,從事行業已超過60年,仍如常搭公車上班。為什麼他們選擇這樣做?而身在臺灣的你,可以選擇怎樣的退休人生?

 

  「當前,臺灣民眾在退休議題上最大的擔憂是『活得太久又不健康』。」國立政治大學金融學系教授楊曉文如此說道。根據國發會統計,早在1993年,臺灣老年人口就已突破7%,成為高齡化社會,且預計在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代表著臺灣老年人口比例即將超過20%。

  平均餘命的增加,伴隨而來的是人們在老後可能長期處於不健康的狀態,造成醫療成本提升、長期看護成本增加,加上通膨持續發生,原本預期足夠的退休金難以支應預料之外的長壽缺口。

  楊曉文指出,通膨可從2個層面剖析:第1層是來自於物價民生用品的通膨,若民眾在規劃退休金時,沒有考量到這個因素,在資產的累積上就會非常吃力。因此,若單純以銀行定存的利率來累積資本,會是相對沒有效率的方式,甚至還會有部分資產年年都被通膨巨獸吃掉。因此,建議民眾在規劃資產時就要把通膨因素給考慮進去,同時也要選對投資管道,在考量到分散風險的情況下,以「複利效應」逐年累積退休金。

  第2層則是醫療通膨持續發生。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分類中,醫藥保健類在過去10年裡年年增長,且這已經是考慮進臺灣民眾享有健保後的數字,要是退休後,需要使用更先進、更貴的自費醫藥,實際金額恐怕遠超民眾想像。

  「醫療保險有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就是當你身體健康出現狀況時,你可能不太能夠買到保險。」為此,當民眾趁著年輕時及早規劃,可以因為醫療行為發生機率較低,享有較低的費率。而在醫療通膨持續發生的情況下,及早投保也能以較低的成本享受相同的保障。

建立正確心態,善用複利效應累積退休資產

  「您認為,需要準備多少退休金才能退休呢?」只要走上街採訪民眾,就會聽見每個人的回答都不盡相同,有人認為500萬元就足以支應退休生活,卻也有人將退休金的需求喊上2,000萬元。究其原因,是因為每個人的財務狀況,以及對退休生活的想望都不相同。

  規劃的人有房子嗎?若有,就可以把房租成本省下來;有在年輕時就做足醫療保障嗎?若有,醫療成本就相對較少。對此,楊曉文提出審視退休需求的2個觀點:首先,先瞭解自身有多少「退休金缺口」。試著問自己,退休之後每個月想要多少生活費?是不是每年都希望可以有一場國外旅遊?如果想要入住較好的看護機構,一個月需要多少錢?也要考慮可能的醫療成本。當然,財富累積是愈多愈好,但當我們拉出一個可以量化的金額後,就可以用「當前與退休的距離」來進行規劃。

  接著,規劃達成目標的方式。若要累積財富,就不可不知「複利效應」的威力。舉例來說,假使我們當前擁有100萬元的資本額,找到了一個年化報酬率5%的投資工具,投資40年後,該筆投資將會累積到高達703萬9,989元;承上述,若40年間再加上每個月定期定額投入6,000元投資,最終的金額將達到1,593萬892元,足夠支應多數時候退休生活的開銷。

  不過,複利效應說起來簡單,執行起來卻不容易。楊曉文表示:「一般投資和退休投資不太一樣,若民眾希望能夠馬上賺錢,就會以比較短期、帶點投機的方式進行投資,風險也較高。」然而退休金必須透過長期的複利效果進行累積,這一過程必須有紀律性,使資產長時間隨著市場發展增加,不能夠在短期的波段內「抱進抱出」。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