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異業合作空間變大,純網保未來發展性有待觀察

0
755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兼商學院教學副院長


       2022年金管會首度開放純網保申設,雖然帶來了很多的討論聲量,但最終僅2組業者遞件,且分別因營運模式、商品創新優勢及不符法定資格,遭金管會緩議和駁回。但市場始終關注金管會是否重啟純網保申請的可行性。

  「純網保」其實是國內對於數位保險公司(digital insurer)特殊的稱呼,是一個非常口語也不太精準的用詞。數位保險公司的概念,是有別於傳統保險公司存在的形式,泛指以數位或盡量以數位的方式,完成其保險服務價值活動的公司,目的是希望增加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客戶體驗。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角度來思考純網保是否還有設立的可行性。從國際發展上來看,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少國家已經有許多數位保險公司,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生態圈型、保險公司主導型(副品牌)、科技公司主導型,像是在香港、日本、美國、新加坡、歐洲國家等都能夠看到。上述這些已存在的數位保險公司,代表市場上是有發展的可能性的,但存在並不表示市場立刻有大量的需求;開放純網保以市場競爭角度來看,開放的意義在於讓更多元化的業者加入市場,在透明、公平競爭的環境下發展,至於能不能達到促進競爭的預期效果,就讓市場來決定。

  臺灣的市場有沒有純網保發展的需求呢?在臺灣要設立純網路保險公司,就會牽涉到目前的法規環境以及市場的接受度,許多人認為臺灣的法規環境對於想投入的業者來說並不是那麼友善,目前規定除了產險資本額略少之外,相對的監理要求與傳統保險公司幾乎一樣,以現在臺灣馬上要接軌新會計制度來說,即使新設立的小公司,所要肩負的基本成本,和現有公司幾乎是相同的,如果業務拓展有限而成本卻很高,想要加入的誘因就會大幅降低。另一方面,臺灣現有的保險公司目前也都正在朝向數位化發展,如果沒有特殊利基,也不容易與現有公司競爭。

  因此,以臺灣的市場環境來說,純網保的需求並沒有像其他國家來的那麼高,不過我還是要強調,「需求度沒有那麼高,並不代表就沒有需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先前提出申請的業者,他們提出申設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能夠鞏固現有的客戶資源,與既有客戶形成生態圈,並持續擴展客戶圈層。

  由此可見,純網保在市場上有其獨特的需求,但短期肯定不是很大的市場,要立刻獲利也比較困難。總體而言,從國際上的經驗來看,臺灣確實有開放純網保的思考空間,但實際要成功生存的困難度不小,主要原因與市場規模、法令、市場接受度、競爭優勢不足有關。

  以制度面來說,申設規定是否吻合業者的需求,是將來純網保能否在臺灣市場成功發展的重要因素。目前規定申設發起人應有金融機構及金融科技業者,如果將來能開放更多元的對象參與,有機會吸引更多人的目光;除此之外,調整業務範圍也是一個可評估的方向,現行制度下,產險純網路保險公司的業務範圍是限縮在創新商品為主,壽險則以保障型商品為主,但所肩負的監理義務是跟一般公司是一樣的,如果業務範圍無法擴大,很難增加業者申設的誘因。
不過,由於主管機關去年已經開放保險業可與金融科技業合作,進行異業結合,透過試辦業務來設計創新產品,許多保險公司已經可以在現有執照下,以更接近純網保的方式經營,不但成本低風險小,而且更有彈性,這些發展將使得短期內,業者申設純網保的動機更為降低,因此將來純網保的發展性,可能還有待觀察。(採訪、撰文.倪偉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