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都很明白「陰陽相生」的道理,有變局就一定會伴隨有發展契機,能夠在變局中找尋到契機,就代表掌握了致勝的策略。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簡仲明以臺灣壽險業的現況、所面臨到的變局以及契機,來勉勵所有從事保險行業的一份子。
保險業的現況
鑒往可以知來,從過去量化的歷史資料可以得知整體變化的結果,因此有助於更加理解現今變局的由來。
從下方數據可以看見民眾的收入持續不斷上升,帶動儲蓄率不斷增加,因此可以預期未來民眾只要保有這樣的經濟能力,對於保險的需求及接受度會愈加提升,保險滲透度也會愈來愈高,等同於帶給保險市場更多的發展空間。
再看壽險業保費收入,過去3、4年因為疫情及世界局勢變化而形成的利率波動,確實為保險商品的發展動力帶來一些挑戰。但可看到圖二健康保險區塊始終都能維持在差不多的面積,顯示儘管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民眾對於健康保障的需求都不會改變,而這也是保險行業需要深思琢磨的方向。
業務員的溫度無法被科技取代,網路蒐集資訊、商品功能的比較都是現代人一定會做的事,但透過科技獲得資訊是單向的,而業務員的服務是雙向,能更完整、更加個人化提供訊息給與客戶,且除了溫度及完整資訊之外,科技更加無法取代的則是「同理心」。
保險業所面臨之變局
過去幾年來,保險業面臨到不少挑戰,包含接軌IFRS 17、高齡化及少子化對保險業的衝擊,還有隨著科技蓬勃發展的趨勢之下,自然而然使得民眾產生不同的醫療需求,進而形成醫療通膨等現象,如同溫水煮青蛙,是種長期的、溫和但有感的變化。
接軌IFRS 17的衝擊,儘管對第一線的保險業務員來說感受沒有如此強烈,卻會在商品結構上有重大影響,從而間接對業務員在銷售上有所影響;第2個就是高齡少子化的趨勢,不只對保險商品發展趨勢有重大影響,也促使業務員需要重新調整服務客戶的思維。從保費收入來看,目前仍是以理財型的保險商品為主要銷售導向,但隨著新制度及人口結構的改變,保障型的商品則需要更多的關注,而這有賴全體保險業同仁的努力。
簡仲明特別提到雖然新會計制度對於保障型商品較有發展利基,但不代表理財型商品將會沒落甚至消失,而是需要共同思考創新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新形態理財型商品;且另一方面,理財型商品在市場上競爭強烈,除了保險商品之外更包含其他種類繁多的金融商品,也期望未來同樣能改變現在的競爭狀況,使商品不再存在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爭,而是從保險出發,與其他金融商品有更明顯的獨特性與功能性。
至於高齡少子化,無論是早已耳熟能詳的生育率與死亡率「死亡交叉」,或是生育率低於死亡率的「生不如死」,背後都代表人口結構老化這個問題,而保險業務員要有著客戶身處在不同階段有著不同需求的思維,若要服務客戶一生,就不能只專注在銷售某件商品之上,否則服務很難長久延續。當然從業務員收入的角度來看,銷售保障型的商品難以立即有著豐厚報酬,但隨著時間的堆積也必然可觀。
至於醫療通膨,雖然臺灣擁有令他國稱羨的健保體系,但隨著物價上漲,醫療資源同樣會面臨到價格上漲的狀況。儘管擁有健保,仍面臨相同預算所取得的基本醫材愈來愈不盡如人意、自費醫材同樣愈來愈貴的窘境,甚至嚴重來說,提升為國安問題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