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目前的大環境來說,其實對年輕人而言並不太友善,薪資凍漲加上物價上漲飛速,以致年輕族群大多無法過到理想的生活。而保險業務員只要做到管理職,通常都能有相當不錯的生活水準,這會是保險業吸引年輕人加入的一大關鍵。
富邦人壽富派通訊處處經理金敬哲表示,富派通訊處將主要目標訂為組織發展,就是為了讓更多年輕夥伴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樣態。除了業績外,團隊會在固定的時間點要求夥伴一同進行增員作業,個人銷售與組織發展的時間比例約為3:1,同時也會讓夥伴明確知道培養領導人特質的重要性。
建立團隊偶像,讓年輕夥伴「複製貼上」
要讓年輕夥伴瞭解發展組織的好處,最直觀的做法就是讓主管成為他們心中的嚮往。金敬哲認為,對年輕夥伴來說,倘若能有位指標人物能夠「複製貼上」,會是他們較喜歡的學習模式,無論是紀律的楷模還是展業的楷模,團隊要有一個「偶像」能夠讓夥伴參照及模仿,年輕夥伴就能有明確前進的方向及動力。
富派通訊處的偶像大多為襄理及經理級以上的夥伴,通常他們已經過到相對理想的生活,其日常生活中無意間顯現出的「質感」,就會讓年輕夥伴產生嚮往與憧憬。
身為處經理的金敬哲表示,他自己也努力扮演這樣的標竿角色,同時底下的經理各自有不同生活圈及生活模式,像是女性經理能從其日常穿搭及舉止展現出她的品味及生活品質,自然就會讓年輕下屬產生「我想成為你,我想朝你的方向前進」的想法。
在富派通訊處一進門的右手邊,是一整面主管的油畫牆,畫布上都是相當年輕的業務主管,同時亮出他們晉升的年紀以及年資,這會讓新進夥伴看到希望;左手邊則是團隊文化以及子團隊的發展樣貌,可以讓夥伴知道只要秉持著上頭的團隊文化並落實,就可以達到怎麼樣的成果。這些其實便是將團隊偶像或是模範圖像化的一種做法,同時也會讓新人對未來的想像更有畫面感。
實踐黃金圈理論,從建立思維做起
年輕夥伴比起怎麼做,更重視為什麼要做,所以首要任務是先讓年輕夥伴釐清思維,否則只講做法卻不解釋背後的理由,他們執行的意願通常不高。
金敬哲以英國知名作家賽門‧西奈克提出的黃金圈理論來帶領夥伴。黃金圈理論為3個同心圓,由內到外分別是為什麼、怎麼做、做什麼,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維(為什麼),思維會影響行動(怎麼做),行動則會影響結果(做什麼),為夥伴建立正確的工作思維是重要且基礎的事。
金敬哲認為,有不少業務新人就是空有思維、盲目行動,當結果不如預期時,就會離開行業,可見預先建立思維的重要性。業務員同樣可以將黃金圈理論用在行銷上,行銷上最重要的是要找出客戶的需求,業務員首要任務便是釐清的思維是「為什麼客戶需要」,緊接著的行動是「如何讓客戶認知到他需要」,才有可能得到「成交」的結果。
就富派通訊處的團隊氛圍來說,並不會要求每一位夥伴都要有共同的做法,過往的保險業多採取聽話照做的模式,新人的思考彈性可能就會相對僵化;金敬哲的做法則是只給夥伴思維,夥伴要自己去思考做法,如此能給夥伴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但核心思維還是不變。
給夥伴彈性,難免會有夥伴想出錯誤方法的可能性,金敬哲表示,這樣的情形往往是思維尚未融會貫通所致,主管的職責是要讓夥伴實際銷售前,先與夥伴一同討論做法是否可行,好讓夥伴的行動與思維做緊密的結合,同時也要檢視夥伴跟主管討論的內容,是否與其向客戶呈現的做法相同,才能確保夥伴思維與行動不一致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