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新世代高素質人才的關鍵經營法

文◎倪偉晟 照片◎本刊資料

0
523

在新加坡友邦保險AAG團隊超過200位達標IDA的績優業務員中,有45%的背景是學生出身,這與他們已實行20屆的「大學實習生計畫」有密切的關聯。

  在國際龍獎IDA百人團隊、新加坡友邦保險財務顧問公司AAG集團執行董事葉舜仁的團隊裡,對於培育學生人才有著一套相當紮實的系統:「大學實習生計畫」。這個計畫能讓大學生對於AAG團隊以及壽險業有更深的理解,從中思考壽險業是不是適合自己發展的領域,團隊也能夠藉此計畫篩選出適合於團隊發展的人才。

  長年下來,AAG團隊受益於大學實習生計畫得到豐碩的成果,2023年有超過200人達標國際龍獎IDA,當中有45%的背景是學生出身,更有約20人目前還擁有在籍的學生身分。

  葉舜仁指出,在學生團體當中,每一個人的背景其實大不相同,多數人擁有的條件和資源其實很一般,少數人更是連一般的條件及資源都沒有,但是在大學實習生計畫這樣的平臺當中,不但能讓這一群孩子認識到保險,還有機會讓他們達到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

  許多加入AAG團隊的學生,在大學時期就能把貸款繳清,在生活開銷上有更多的餘裕,甚至能夠帶父母親出國旅遊,這些點點滴滴都讓葉舜仁感到相當自豪。

  AAG團隊迄今已舉辦了20屆大學實習生計畫,經由他的觀察,學生經過8週實習生計畫的洗禮後,有高達90%的實習生對保險業改觀,超過一半的實習生會選擇申請繼續留在團隊。

實習生計畫真正的精神:瞭解保險業的意義、價值與發展空間

  事實上,市場上其實也有很多團隊嘗試透過像這樣的大學實習生計畫招募學生族群,但是效果卻差強人意。葉舜仁認為,這當中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這些團隊太過急迫地希望這些學生能快速學會銷售、從學生身分轉換成正職的業務員,為團隊貢獻產能,然而這其實並不是大學實習生計畫真正的精神。

  「實習生計畫真正的精神是,讓這些學生們擁有一個正確的平臺,瞭解保險業的意義,看到行業的價值以及長期發展的空間。」如此一來,學生們才能在實習過後做出一個明確的抉擇,如果選擇進入行業,絕對不會是因為周遭朋友幾句讚揚保險的話語;反之,即使沒有選擇加入保險業,也不會是感覺銀行業比保險業更容易賺錢這樣的理由,而是確切知道保險業為什麼不適合自己。

  葉舜仁指出,有的人覺得大學生對於團隊來說並沒有經營的市場性,甚至有報告指出,學生族群沒有前途、不適合從事保險,這些其實都是不正確的認知。

  增員在學學生或是剛畢業的新鮮人有2大優點,第一是「繁殖力」強,他們身邊的同學、朋友幾乎都在找工作,或是處於職涯發展的初期階段,當個人在行業有出色的表現,自然容易吸引周遭的人對於保險行業的興趣。

  另一個優點是「相當長的職涯發展時間」,他們在23歲左右入行,經過1、2年的養成,將來對於公司的貢獻可能可以長達40年,絕對會是一筆值得的投資。

AAG團隊第10屆實習生江瑩的從業故事

  身為AAG團隊第10屆實習生的江瑩,現在不但是AAG集團名人堂會員,還是國際龍獎IDA終身榮譽大使。在第七屆保險行銷創世紀盛典IMCC暨2024 IDA DAY上,她分享了參與實習生計畫以及從事保險的心路歷程。

  從初中開始,江瑩就立志成為一名心理師,在獲得新加坡教育部的獎學金後,她來到新加坡求學。大學4年期間,為了能在未來成為一位優秀的心理師,她參與了不同的實習生計畫,瞭解各行各業的工作環境和人們的思維模式。

  「當時我聽說在金融業,大家每天都在追業績壓力很大,因此就在大三時選擇了一間保險公司實習,我當時想的是,之後這群壓力大的人都會成為我的客戶吧?」江瑩笑說。

  2個月的實習結束之後,江瑩感到很困惑,因為在這段期間都沒有人告訴她、教導她怎麼樣銷售保險、怎麼做才會有業績,而是聽了許多人分享愛、責任、關懷的價值觀,以及如何讓社會能夠建構更穩定的架構。

  「我很好奇,為什麼外界的人看這個行業時,跟業內的人說得如此不同。」於是江瑩決定繼續留在團隊裡,跟著團隊參加早會、活動,但是並沒有做任何的銷售,大約1年過後即將畢業之時,葉舜仁(Sunny)便與她約時間吃飯。

  Sunny問我:「妳未來有什麼打算啊?」我告訴他,我可能會去讀碩士、博士,因為我想成為一名心理師。

  Sunny聽了之後告訴我:「那妳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妳有能力蓋一所學校,讓3,000多個家庭非常貧窮,可是都想當心理師的學生去你的學校,讓他們有朝一日都成為了心理師,妳覺得好嗎?」

  我當時眼睛一亮,跟Sunny說:「我覺得很好呀,其實那就是我的夢想,我給自己有一個很明確的規劃,當我成為心理師之後,我可能需要做實習、可能需要在一些醫院工作幾年,然後我會成立自己的診所。在我45歲或50歲時,我想要回到中國做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公益。」

  葉舜仁會這麼引導江瑩,其實用意在於讓她知道:若成為一名財務規劃師,便有機會在更短的時間內達成人生目標。保險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行業,並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資金,而是需要時間與精力上的付出,最重要的是在這條事業發展的道路上,有機會接觸、認識到生意人、專業人士、社工、老師等各行各業的人,當這些人能認同自己的理念,共同為社會公益努力,這般影響力是難以估計和想像的。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