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族群必須具備的3原則投保觀念

文、整理◎倪偉晟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491

南山人壽商品行銷推廣部協理王德仁指出,「保夠再保本」、「保近再保遠」、「保大再保小」3大原則是年輕人必須要建立的重要投保觀念,具備正確的保險觀念,在做規劃時就能在有限預算內規劃適合自己需求的保險。

  根據金融研訓院的最新調查顯示,臺灣20~29歲的年輕族群中有逾4成金融素養可以再強化,如此高的比例顯見建立正確財務規劃觀念對於年輕人的重要性。尤其在預算、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不少年輕人在做財務規劃時會將保險擺在次要的位子,優先選擇高獲利投資工具,這往往會讓自己暴露在極高的風險中。

  對於年輕人而言,保險保障的重要性何在?在做保險規劃時有哪些大方向原則可以做依循?本次邀請到南山人壽商品行銷推廣部協理王德仁,為年輕人深入說明。

3大原則,建構年輕人保險規劃的正確觀念

  王德仁指出,對年輕人(尤其30歲以下族群)而言,保險規劃的痛點為「在有限預算下,買到適合自己的保險」,若能掌握「保夠再保本」、「保近再保遠」、「保大再保小」3大原則的重要投保觀念,就能夠建立對保險的正確認知,在有限預算內規劃適合自己需求的保險。

  1.保夠再保本:保險的本質是集結眾人之力,共同承擔人生中可能發生的風險,核心在於損失彌補。在規劃保險時,勿陷入「還本」或「終身」保障等迷思,而忽略了「足額」保障的重要性。以定期險來說,相同保額的費用會比終身型保險低,若預算有限,建議可先以定期險規劃所需保障,待行有餘力,再進一步規劃還本或終身型保險。

  2.保近再保遠:先著眼於人生現階段,或近年可能發生的風險損失做保險規劃,再進一步思考未來退休、長照等較長遠的需求。一般來說,大學生及社會新鮮人經常會以機車通勤,發生交通意外的可能性較高,還有像是一旦生病可能較無法支撐醫療支出,因此建議可優先規劃意外傷害險、住院醫療險或癌症險等。

  3.保大再保小:針對即將步入成家階段的年輕族群,建議優先幫自己規劃住院日額、實支實付、手術等1年期商品,先建構足夠的醫療保障,避免因意外或疾病對既有生活造成衝擊,甚至造成家人的負擔。待收入提高、行有餘力後,再考量家中小孩或其他家庭成員的保障。

  他談到,從南山人壽2023年新契約保單資料來看,最受30歲以下年輕人(限定要保人、被保人為同一人,年紀在18~30歲(含)之新契約保單。)青睞的保險類型,以1年期的「意外傷害保險」最受歡迎,在前10大一年期熱賣商品中占了一半;其次是1年期「實支實付」或「住院日額」醫療險,在前10大熱賣商品中占了3項。

  同時也可以發現到,也有不少年輕族群選擇「精選傷病定期保險」,用以補強癌症、心腦血管疾病等多項傷病的保障,確保在面臨疾病有醫療需求時,享有良好的醫療品質和專業照護。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