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務員具有什麼樣的特質、條件比較容易吸引準增員對象加入保險業?本篇將透過台灣人壽台北直轄三通訊處業務經理陳瑞慈、全球人壽飛昂通訊處區經理高怡倩的分享,為讀者深入說明箇中關鍵。

 

  對於保險業務員來說,「增員」是一項學無止境的課題。尤其在日益競爭的大環境下,業務員必須要擁有一套清晰的增員邏輯,準增員對象才有機會提高入行意願,進而下定決心加入保險業。

具備正向特質、在行業有成績,是吸引增員對象的基本要件

  大多數的保險從業人員,應該都能夠瞭解到「活潑開朗、樂觀正向、喜歡交朋友、樂於助人」是能夠吸引準增員對象的重要特質,然而除了具備這些正向特質外,還有一項重要的前提:自己本身需要在行業做出一定的成績。

  「要讓準增員對象覺得,我也想要像這個人一樣,工作上有所成績,同時也能自在生活,散發出滿滿的自信心。」台灣人壽台北直轄三通訊處業務經理陳瑞慈指出,準增員對象要能夠被吸引,最大的關鍵就是他從你身上看到了「自己所嚮往、但是未被滿足的工作與生活型態」。

  一般來說,準增員對象會想要轉換跑道,不外乎是薪資條件或是職場環境、職涯發展等因素,保險業務員若能將從事保險的優勢凸顯出來,並以自身、周遭從業者的相關經歷作為佐證,成功增員的機會勢必會大大增加。另外,在增員的過程中,增員者一定要學習換位思考、具備同理心,畢竟換工作對一個人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決定,需要通盤的考量與思考。

  陳瑞慈分享,去年一位認識10多年、工作是銀行資深理財專員的朋友,一天突然主動來電說:「到妳那邊需要準備什麼?我想要和妳一起工作。」這讓她非常的驚訝,因為這名朋友身邊也有很多從事保險的同業也提出入行邀約,但卻是主動選擇加入陳瑞慈的團隊。

  深究其中的主要原因,她發現自己在平時與友人的相處中,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聊天過程中即使有談到保險工作,也讓友人覺得自然、沒有壓力。友人覺得陳瑞慈不但優秀,分享的保險從業優勢也很具吸引力,加上對當前的工作模式有些厭倦,想要突破既有的舒適圈,便決定來到她的團隊一同打拚。

  全球人壽飛昂通訊處區經理高怡倩,對於增員吸引力當中的「在行業有所成績」也深有同感,她以近期一個增員案例作分享。這名增員對象是在今年2月底時透過助理介紹認識,經由初步的瞭解後,得知對方是一位健談、樂於分享的人,對於未來的職涯、收入有高度期待,心裡認為是一個可以進一步拓展關係的機會,便與對方約了時間碰面。

  這名增員對象過去9年來都在澳洲求學、生活,拿到碩士學位後,對於是否要回臺灣發展還未做出明確的決定。高怡倩與對方第一次碰面後,對方表示自己想要先回澳洲一個月,再決定未來的方向。當聽到對方沒有直接拒絕自己的邀約、要好好考慮一陣子後,便在這一個月當中,透過社群軟體定期關心、問候對方的近況,也與對方分享在保險業的心路歷程、得到的收穫與成就。

  「等我考過證照考試後,我應該就會來你們公司上班,因為妳真的非常熱情而且很認真。」一個月過後,這名準增員對象被高怡倩打動,決定加入她的團隊。高怡倩表示,如果業務員經過觀察、評估後,真心覺得眼前的對象非常適合進入壽險業、加入自己的團隊,就要積極展開「攻勢」,因為市場上一定還會有其他的競爭者,必須要掌握住此時的增員機會。

  另一方面,其實大多數的增員對象都是被動的,需要增員者不斷的鼓勵與激勵,否則可能很容易就會動搖原先對保險行業的信心。增員對象在考慮入行的階段,心中一定會有:「做保險好像不太適合我」、「會不會因為做保險就沒有朋友」、「保險好難懂」……等念頭,因為對保險行業不瞭解,導致增員對象對工作狀態的想像會無限延伸,對未來的不安也會無限擴大,自然難以下定決心,因此增員者的「拉力」就相當重要,拉力夠強,被增員者就不會一直躊躇不前。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