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求突破,江瑩選擇勇敢踏出第一步,設定超出自身舒適圈的目標,並在過程中她積極尋求幫助,而不是鑽牛角尖;不抱怨目標過於困難,只聚焦如何解決問題;不為了與誰比較,單純只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去年過得好嗎?去年設定的目標實現了嗎?」這是新加坡友邦保險財務顧問公司AAG集團執行財務顧問江瑩每一年的年初都會問自己的問題,她總覺得自己表現得不算差,自2019年開始,自己年年達成IDA傑出業務銅龍獎;但與其他得到銀龍獎、主管獎的夥伴相比,自己好像也沒到特別優秀。

  這樣「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狀態無疑是不少有一定年資業務夥伴的真實內心寫照。江瑩忍不住自問:「每年要求自己達到IDA銅龍獎,這就是我保險事業的極限了嗎?」在2022年時,上天有如聽到她的心聲,一件事讓江瑩的事業迎來巨大的轉機──她懷孕了。

他人眼中的軟肋,也可以成為勇往直前的盔甲

  懷孕的頭3個月,巨大的疲憊感時不時找上江瑩,她思索如果未來小孩出生,勢必只能用更少的時間及體力來達成業務上的目標,而客戶可能更因此失去自己的服務與公司的福利。肚子裡小小的生命給了江瑩很大的力量,幾經思考後,她下定決定要在生產前完成當年度的IDA目標,並進入單位的名人堂,也就是成為團隊前10位完成IDA的夥伴。名人堂的會員可以在公司內有「一席之地」──自己的照片可以掛在牆上一整年。但對預產期在6月的江瑩而言,要用半年的時間完成IDA,是她從來沒有達成過的挑戰。

  同時江瑩也希望能成為當年度公司的Centurion(百夫長),也就是達成新幣10萬元FYC的成績,而她會立下這些高標準,是因為不希望客戶與夥伴認為自己有了小孩後就會不努力,並把此當成沒達成業績的理由。

  但在目標確立後,意外卻突然降臨。那年1月,江瑩的右眼突然嚴重發炎,甚至有3天右眼是完全看不到的狀態,她找了2位新加坡最好的眼科醫師,第1位醫師告知她因為身孕無法使用太強烈的藥物,第2位醫師則說從沒見過像她這樣的案例,他們必須「摸石頭過河」,一步一步嘗試摸索最佳的治療方式。

  在眼科醫師與婦產科醫師的多次討論後,最後他們還是決定用藥治療,慶幸的是,1個月後,江瑩的眼睛便順利痊癒,然而她康復後的第1個念頭是:距離預產期只剩下2個半月,要加緊腳步完成IDA。這段期間,江瑩也不斷透過社群媒體分享生活近況。「我這樣做,為了就是讓朋友以及準客戶知道:即便我懷孕或是生病,我也不會放下我的工作。」

  但到了預產期,江瑩離IDA仍然有最後一哩路。「每次參加大會,都是為別人鼓掌,因為他們達成了自己的承諾,那什麼時候我可以為自己鼓掌呢?」秉持這樣的信念,在羊水破、即將臨盆的那一天,江瑩出發去醫院時仍帶上平板,只為了有一個能夠遠距簽單的機會。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當江瑩躺在床上待產時,客戶傳來訊息,說先生的健康檢查報告出來了,詢問她是否可以簽單,江瑩就這樣在病床上完成達標IDA的最後一單,那一刻,她真的感到如釋重負。

  江瑩表示,所謂心想事成,一定要先心想才可能事成,如果沒有播下種子,是沒辦法開花結果的,她將入行時,主管送給她的「咒語」也送給所有學員:「所有你生動的想像、熱切的渴望、真誠的相信,並充滿熱情地付諸行動的事物,這一切必將不可避免地實現。」每每在從業遇到挫折,覺得無望時,江瑩都會將這句話反覆默唸、咀嚼,而這份信念也次次都對她有所回應。

  這段特別的經歷,江瑩在2023年8月的IDA海口年會中進行分享,一位學員在結束後與她交換了聯絡方式,並告訴她:「老師,我被你的故事感動了,我要立下誓言,在這個月完成今年度的國際榮譽獎項。」而最終這位學員也如期達成承諾。

  江瑩表示,自己曾被如此多大會的講師鼓舞與激勵,如今她所做的一切不光是為自己,更是為團隊的夥伴、千千萬萬的保險業務員豎立標竿,讓他們看見希望。

 

不斷突破,有限時間創造無限可能

  已經完成IDA的江瑩,在回歸職場後仍然回到團隊內的IDA互助小組,幫助更多夥伴達到IDA。此時,互助會的組長已經完成IDA,但仍想往更高的目標邁進,江瑩聽到後腦袋一熱,自告奮勇當對方的陪跑夥伴,互相督促彼此的進度與業績。

  此後,他們每天發訊息鼓勵彼此,當看到團隊內業績排名被對方超越,自己也會受到刺激。每當主管詢問起江瑩的展業狀況,她都會回:「I will do my best.」(我一定會做到最好)而非「I will try my best.」(我會試著做到最好)江瑩表示,自己是很看重承諾的人,言出必行是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對人生負責的一種方式。當對自己的承諾有愈來愈多次的失望,也就會失去自信,進而減少很多成就自我的機會。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江瑩透過聚焦經營3種客戶群體,以快速達成目標:

1. 替喜歡自己、信任自己,同時又具備購買能力的客戶,做年度保單健檢。

2. 為只有基本醫療與意外保障的客戶,重溫完善保險規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篩選有孩子的客戶分享兒童教育理財和退休規劃方案。

  除了客戶的篩選外,江瑩也藉由多元展業模式來提高展業效率,首先為線上約談,透過遠距投保,節省交通時間的花費;接著是訊息溝通,當客戶都具備一定的保險觀念時,就能透過通訊軟體直接分享圖表訊息,讓客戶瞭解商品性質;最後才是見面連絡。江瑩有一群在疫情期間透過轉介紹與她線上購買保單的客戶,她會將時間留給這群沒有見過面的客戶,進行更深入的關係建立,瞭解其家庭成員、熱愛及恐懼,以挖掘其需求。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