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起入行初期,安聯人壽騰鼎通訊處業務經理陳佳妙依然記憶猶新。如今已是3屆國際龍獎傑出業務銅龍獎得主的她,將這些年來的經驗與回憶相結合,分享從新人到績優的升級之路關鍵心法──突破舒適圈。

 

突破客群舒適圈,培養多族群服務能力

陳佳妙發現,現在的新人夥伴與她當初剛入行時有個共通點:不知道該找誰談保險、也不知道該如何與不同族群的客戶交流。結果就是,新人只敢與本就熟悉的緣故客戶交流,卻無法拓展客群。

其實,從熟悉的客群開始經營無可厚非,因為對該族群的瞭解,能夠讓業務員更容易與之相處交流,做出的規劃也更能夠符合需求及偏好。但是,「一招半式闖江湖」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再怎麼專精於特定族群的業務員,依然需要具備服務其他族群的能力,否則無疑是自我設限。

所以,在從熟悉的族群開拓之餘,也別忘了培養應對不同族群的能力。在團隊中,除了每天上午的早會教育學習以外,夥伴們還組成了一個個研討小組,每週相約幾次聚會,輪流提出案例進行分析探討,可以是最近碰到的困難案例,也可以是覺得值得探討分享的案例。

團隊夥伴們有著不同的出身背景,熟悉的族群也不同,透過案例的交換分析分享,讓小組中每位夥伴對於自己不太熟悉的其他族群,也有了一定的瞭解,當遇到轉介紹時,便不會白白浪費機會。當然,案例探討得多了,向客戶做故事銷售的題材也有了,可謂一舉兩得。

此外陳佳妙也建議新人業務員,見客戶前最好先多做功課,向團隊夥伴或主管詢問,瞭解客戶可能會有的需求、偏好與相處方式,進而能夠更加順利地從談話中發現需求,並做好完善且貼合客戶偏好的規劃。

特別是對於新人來說,因為經營、銷售的能力還不夠熟練,因此她建議可以嘗試打草稿,先想好面對客戶時要說什麼、從哪些角度切入保險話題等,便不怕一時緊張而不知道該說什麼,白費了與客戶見面的機會。

她補充,草稿不是擬定出來就好,還要經過夥伴或主管的演練與建議。畢竟,這份草稿本就是面對不熟悉的族群而定,如果只靠自己不夠熟悉的認知去發想,難免會有所出入,而演練便是讓這份草稿經過實戰的考驗,才會符合目標客群的特點。

陳佳妙回憶,當她還是新人時,因為客群開拓的不順利,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撞牆期。當時她除了透過熟悉客群保住基本盤以外,也頻繁向團隊中不同背景的夥伴們,學習不同客群的應對方法。

因此,陳佳妙除了自己的主要目標客群外,無論客戶提供了什麼族群的轉介紹,她都有足夠的能力提供客戶喜歡且需要的服務。但是,想要具備這樣的能力需要花時間累積經驗,因此她建議,從剛入行的新人時期,就要重視不同族群的服務能力,為將來成就績優打下良好的基礎。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