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專欄部落格 主動出擊、向上管理 文◎何飛鵬 通過 何飛鵬|人生自慢塾 - 2025 年 2 月 1 日 0 1843 在臉書上分享 鳴叫的Twitter 職場中,老闆往往站在主導的地位,他下令、他出題、他說話,而部屬只能等待、只能接受。但光只有這樣是不夠的,有時候,你必須主動出擊才能免於劫難。 一個部屬在我升了另一個人當主管,而沒有選擇他之後,主動「約談」我,他很誠懇地問我,他需要改進些什麼才能繼續進步?才能獲得公司更大的重用? 另一位主管,接手一個重要部門並默默工作1年之後,開始頻頻主動出擊,為這個部門設定新目標,改造新流程,而且每一次都要我這個已成「精神領袖」的上層主管參與。他告訴我,他的改革,他並沒把握,需要我的協助。 還有一位年輕的工作者,或許是想要吸引我對他的注意,不斷的寫信給我,提出他對公司的一些看法和意見,由於他的意見並不成熟,我回信要他有想法直接與他的直屬主管溝通,但也對他留下印象。 這是3個與上級主管互動的案例,都是部屬「向上管理」的故事,可彙整出向上管理的一個核心概念:部屬出題,老闆接招。 部屬出題,老闆接招 一般的組織生態,主管綜理全局,所有的人都接受主管的安排;主管出題,部屬接招。我們都按老闆的指令辦事,老闆設定目標,部屬努力完成。只不過老闆隨時出招,天馬行空,大多數時候都讓部屬措手不及,窮於應付。 因此,向上管理的真義,在於改變這種部屬窮於應付的困境,偶爾適度取回主動權,才能得到較佳的工作與成長空間。 第1個案例是要老闆說出對部屬的期待、對部屬的看法,也要確認部屬在組織中是否有價值,值得繼續執著等待。 在組織中異動升遷,肯定了部屬的價值。但長期停在原地是什麼意思?這時候主動溝通,就是必要的。而「誠懇」的問老闆,要改進什麼?要學習什麼?更是讓老闆不能不回答的問題,這時老闆的回應,就可感受自己在組織及老闆心中的價值,這是與老闆互動投石問路的第一步。 第2個案例代表部屬已經成功取回主動權,我的這位次級主管,先用1年證明他能順利管理他的部門,已經獲得相當成果,這時候他為了避免亂出餿主意,他開始主動出擊,先由一次精心策劃的改變開始,確定我的認同。 接著,他動作愈來愈大,頻率也加快,最後變成我完全不需要下任何指令,他完全掌控全局,變成一個自信、能幹、能獨立運作的全能主管。我樂見這個結果,因為長期已建立了高度的信賴。 第3個案例則是錯誤的主動出擊。老闆通常是危險動物,他們沒耐性,但喜歡好點子,對不出色的意見,他們不會體諒,他們只會覺得你孟浪、你多事、你不知輕重。 因此要主動出題給老闆,要小心謹慎、要仔細培養自己的能力、要謀定而後動。像第2個案例中的主管,他沉潛1年,完全按我的指令辦事,摸透了所有的事後以主動出擊,否則一擊不成,只會留給老闆不佳的印象。 (本專欄文章已受何飛鵬先生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