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與國際龍獎IDA的淵源,陳建強表示,這可以回溯到1998年於蘭卡威舉行的第2屆世界華人保險大會,當時的他是擔任接待講師的人員,而也是在此次大會上,保險行銷集團正式發布「國際龍獎IDA」,等同於見證並參與了這項國際級榮譽獎項的發跡過程。
陳建強在國際龍獎IDA創立的2、3年後,便開始於團隊內部推廣申證獎項的意義,20多年來他與團隊都將IDA視為保險事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在逐獎的過程中,他的身分不但從保險公司業務員(最高職位為中階主管)轉變為國家銀行認證的理財顧問(理財顧問公司負責人),組織人力也從個位數成長為超過60人的團隊,每一年約有1/3的夥伴達成國際龍獎IDA標準。
「國際龍獎IDA不單只是一個獎項,更代表著收入、專業形象與服務客戶的標竿。」陳建強認為,IDA之於保險業務員的意義並不只是榮譽而已。雖然在馬來西亞,IDA的曝光率或得到認可的程度還有成長的空間,但IDA質量並重的要求標準與其他獎項相比,更能體現出保險從業人員的專業程度。
他進一步談到,目前馬來西亞約有8萬名保險業務員,但是理財顧問僅有2,000多人(理財顧問公司僅有30多間)。想要成為理財顧問除了必須要有大學學歷外,還必須要上完規定的課程、通過考試認證,與保險業務員的門檻相比難度更高。另一方面,陳建強的團隊還要求新加入的夥伴必須全職入行,因此也造成團隊增員上較為不易。
除此之外,陳建強亦相當看重準增員對象的內在特質,如心態、思維、格局、企圖心、使命感等,如此注重團隊人員質量的招募模式,也讓豐騰理財集團成立的這15年來有相當亮眼的定著率,在這期間僅有6位夥伴流失。平均每一年團隊大約只增員2~3名新人,且大多在過去擁有工作經驗,以及與行銷、財務有關的專業背景。
讓夥伴看見未來——「願景」引領團隊持續向上發展
針對招募這一塊,陳建強還提到,對於豐騰理財集團來說,要在馬來西亞這個仍以保險公司業務員為大宗的保險市場上,獲取準增員的青睞並不簡單,因此他認為,身為團隊領導人一定要有一個清晰的團隊願景或是目標貫徹始終、深信不疑。
所以,豐騰理財集團在招募夥伴時,都會將事業藍圖及團隊所設立的方向,清楚地呈現給對方,並讓其看到對未來的希望,因為來面談的人腦海中一定都會有:「這份事業是不是能夠從事終身?」、「這份工作有沒有比我的前一份工作好?」等疑慮。
而為了避免讓準增員對象覺得在畫大餅,只是在述說保險業美好的一面,陳建強會在面談中分享自己過往的從業歷程、成為理財顧問的契機,並親力親為陪伴準增員對象度過入行後的適應期,進而針對不同夥伴的狀況,及時提供輔導和培育,達成從業的各項目標。
「督導可以借力,但是輔導一定要自己做。」陳建強特別提到,雖然隨著組織人數愈來愈多,團隊部分管理事務已經慢慢地釋放給其他主管,或是透過助理從旁協助,但是要能夠讓新人在甫進入團隊就產生歸屬感、感到被重視,團隊長還是需要親自投入到培育端裡面。
另外他還強調,以身作則仍然是最有信服力的管理方式,尤其是在引領夥伴追求榮譽方面。從業務員時期開始,為了能達到更好的生活收入水平、更佳的事業發展、突破過去的績效水準,陳建強便以國際龍獎IDA作為標竿,因此他也希望夥伴們與他有共同的目標,「你會希望你的夥伴與你有共同想法,希望能複製(培育)出一樣優秀的人,進而變成一種團隊的成功模式。」
他希望每一位加入團隊的新人,在入行初期就建立200~300位客戶量,並深入做好每一次的服務。唯有扎好事業的根基,才能跟隨團隊的步伐讓事業愈做愈大。
與時並進、洞察市場轉變,更須提升自身專業
「代表客戶、成為客戶首選的理財顧問」是豐騰理財集團的定位,也是彼此的共識。陳建強表示,要能夠在客戶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當中,扮演稱職的風險理財規劃「醫生」,必須要瞭解、檢視客戶當下的需求點、擔心顧慮的事情,以及想要完成的夢想(5大財務指標,見圖),進而找出最適配的理財方案。此外,由於需求會隨著人生的進程而有所轉變,因此最重要的是必須定期幫助客戶審視理財配置有無需要調整之處。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