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我們總想尋找一些方法來參照跟學習,冀望藉此找到成功的秘訣;殊不知,真正的成功祕訣就藏在不同的觀念與角度當中。就是面對工作時,究竟是以「這可是」或「這只是」的心態去面對、去思考、去執行,它深遠影響著每個人事業的發展。
前幾天,我陪同國際龍獎IDA終身榮譽大使楊璨萍南下高雄,出席一場保險公司舉開的IDA啟動會。一到高鐵站,我遠遠就看到穿著醒目黃色榮譽大使西服的她早就坐在候車室等候,寒暄幾句後,她拿出手機,分享當天的簡報檔讓我看看內容是否適宜。我心想著,這已經不記得是這幾年來,我們第幾次出席IDA啟動會了,楊老師身為一個行業的菁英,有那麼豐富的演講分享經驗,但還是那麼慎重、用心,從時間、服裝到簡報準備,都能感受到,對她而言,這不只是眾多分享中的一次,「這可是」影響一個優秀業務團隊未來發展的一次重要演講!
一位我熟識的保險業務員,日前在她的臉書寫著她為了幫助客戶處理一個產險理賠,陪著客戶挑戰了2次「彰化與臺東」一日來回。她說雖然很累,但當事情圓滿落幕時,她比客戶更開心,因為感覺自己的專業又提升一個里程碑。
她是一個非常年輕的二代業務員,承接著媽媽的腳步進入保險業13年了,憑著自己的努力與毅力,表現優異,屢獲公司各項獎勵及獎項,當我看到她臉書的這篇內容時,我發給她一則訊息。我跟她說,因為一個「這只是我很多客戶中一個」與「這可是我很多客戶中一個」的態度決定了她的處理方式。她對每一個客戶的重視,這就是她能夠成為一個優秀業務員的重要原因。
組織發展一直是保險業務團隊長的重要職責,我們知道增員很難,育成留存更難,因此團隊長看待每一個所轄人員的角度與態度變得相當重要。究竟是用「他只是眾多業務員中的一個,影響不大」或是用「他可是眾多業務員中一個,深具代表性」來看待所轄的每一個人,都將深深影響團隊長的帶領模式、影響團隊文化風氣,更影響所轄人員如何看待主管、看待團隊。
當一個團隊長能夠珍惜重視所轄的每一個人,屬員自然而然從他的言語上及行動上就能接收這份真誠,這也是我在每一個優秀的團隊領導人身上感受到的。
一個人的價值,一開始其實是由自己認定的。我當年進入保險業,開始保險生涯時,最擔心因為自己的言行舉止而讓周邊的人看不起保險業務員,所以儘管一開始我只是一個沒有底薪的業務專員,我每天一定還是穿著整齊,手提公事包,準時上班、出席早會,下班後因為住在親戚家,吃過飯趕緊待在房間研究產品及條款,我不讓親友覺得我只是一個招攬保險的業務員(在那個年代普稱「拉保險的」),我想展現這可是能改變我一生的一份工作呢!
當面對每一件事都抱持著「這可是」的態度,自然而然對每一件事都會用心嚴謹,也都會務力求完美的結果呈現,無論職務是行政工作人員或是業務人員、是企業經營者或是受薪員工,當有這樣的心態時,相對於總是抱著「這只是」眾多之一,自我低估、輕忽對待,便宜行事,這之間的差異就可想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