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千蓉
現職:中國人壽昕立通訊處處經理
入行年資:十六年
個人座右銘:面向陽光,陰影就在背後
個人成功關鍵:樂觀正面
闡述保險價值的一句話:保險或許不能改變你的生活,但卻能讓你的生活不被改變
雖然每個人有不同的風險承擔能力,以及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經濟狀況,只要透過適切的工具及早開始規劃,都能擁有安心無憂的老年,退休後依然保持有品質、有尊嚴的生活。
人們每天努力工作都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擁有更好的生活,很多人忙著累積資產,卻忘了考慮自己的老退生活及疾病或意外帶來的影響。一輩子努力累積的財富,可能在 老年時所剩無幾,抑或是因為治療疾病而耗盡。
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今年已步入高齡社會,平均每7個人中就有1位是老人,占社會人口的比重愈來愈高,老年人的失能、失智、長期慢性病,也常常會是拖垮一家人的經濟,或是家人情感失和的主要原因。
基於以上考量,中國人壽昕立通訊處處經理辜千蓉對客戶的退休規劃非常謹慎,她認為退休規劃的錢不能有任何風險,唯有在安全保本的財務配置之後,才能放心地做其他投資。退休金若要規劃的完整,有2個很重要的因素,一是金額,二是時間,以及目前的收入和家庭狀況。臺灣平均壽命已達80歲,不同類型的客戶,該如何規劃65歲退休後的生活和費用?
單身主義者
辜千蓉的國中同學李先生為單身主義者,任職於建設公司,每月收入約 4萬元,非常肯定沒有結婚生小孩的計畫,因此從一開始就非常清楚,未來的退休生活必須靠自己準備。李先生對於退休規劃非常積極,從26歲就開始為將來準備。由於李先生開始規劃得早,年紀較輕,較能承擔投資風險,也較有時間靠基金定期定額投資來累積財富。加上父母也需要李先生照顧,為顧及兩全,辜千蓉選擇投資型保單來做為責任保 障及退休規劃的工具。
投資型保單讓民眾在年輕工作期間可以用較少的保費為自己做好所需要的保障,在退休時投資帳戶所累積的贖回可作為退休規劃之用。由於李先生只需負擔父母孝養金,沒有太太和小孩的責任,因此每月提撥1萬元(3,000 元基本保費加7,000元增額 保費)來規劃投資型保單。此外李先生也為自己規劃了 500萬元壽險保障,並開始透過定期定額的基金投資來 累積退休金。
隨著李先生的年紀增長,對父母的責任也會愈來愈低,保持每兩年檢視一次保單,調降保額,到65歲要退休的時候,保額會從500 萬元降至100萬元,而退休帳戶在定期定額的穩定投資下,有機會累積到近千萬的退休金。李先生利用投資型保單為自己準備了完善的規劃,萬一自己遭遇到風險,不僅可以給父母孝養金,也為自己的老年生活準備了一筆可觀的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