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至親至愛倒下,我們絕對願意奉獻出自己的時間與金錢,但是若倒下的是自己,理性的你,想必不希望成為拖垮至親至愛的負擔。風險的發生不能預測,但是我們可以選擇將損失降到最低。

二○○七年,現職為遠雄人壽集祥營業處營業區經理的秦哲群,當年只是剛進入保險行業三年的業務人員。而經過三年的磨練與學習,收入正剛要穩定的同時,秦哲群的父親卻因為腦中風而癱瘓,日常生活無法自理,需要經由專人照護。「當時光一個月的照護費用就需要4萬多、5萬元。」單親家庭長大的秦哲群一肩扛起所有的負擔,包含療養院的住院費用及鼻胃管、尿管等醫療耗材費用,還有購買補充身體能量的營養品費用等,零零總總合起來的花費比一般初出社會的新鮮人的薪水還要高,對於當時的秦哲群實在是相當沉重的負擔,更遑論父親重病帶來的心理壓力,以及必須兼顧對父親的照護陪伴和工作蠟燭兩頭燒的時期。

當時尚不滿60歲的父親,因為先天性的靜動脈畸形,成為腦血管病變的高危險群,雖然臥病階段照顧良好,仍然在癱瘓一年後離世,當時秦哲群心中非常傷痛親人的離去,但另一方面來說,經濟負擔也因此沒有延續下去。所以當二○一四年失能險(舊稱殘扶險)推出之時,秦哲群心中非常有感觸,致力於推廣這份保障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保險存在是為了保障不知何時會降臨的風險

秦哲群有位投保儲蓄險的客戶劉先生,在單身之時每年繳交約30萬元的保費。爾後與相戀多時的女友結婚,秦哲群鑑於劉先生身分的改變,需顧慮另外一半,肩負的責任也不同,提出應該多規劃一些如醫療險、失能險的商品,為家庭增加多一分保障。

當時30歲的劉先生平時熱愛運動,有固定的健身習慣,飲食也非常注重養身,定期的身體檢查報告亦說明劉先生非常健康,他認為自己並不需要加保失能險或醫療險種,甚至以養身習慣會一直持續下去為由拒絕加保,並非常篤定,未來亦不需要加保,意念非常堅定。即使經過秦哲群多達6次的面談,劉先生對於醫療險、失能險等始終不接受,故只能暫緩促成。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該客戶在台中大里的一次交通事故中傷及腦部中樞神經,當時昏迷指數只剩下3,雖然經過搶救後性命無虞,但是從此之後智力退化到只有常人的6歲程度,屬於不可逆的傷害,終生無法回復。新婚燕爾一年多的妻子陳小姐,由於丈夫沒有其他的親人,必須事必躬親地隨侍在側照顧其生活起居,除每月的照護負擔高達5萬元之外,面對智力退化如孩童及由於事故毀容,導致長相已與原本全然不同的丈夫,陳小姐時常以淚洗面。然而值得慶幸的是,陳小姐有鑑於丈夫的事故,對於保險所能提供保障的重要性深有感觸,體悟到保險不只是為自己,更是為了讓自己所愛的人能有著更多的保障,隨即加保了失能險。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3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