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學裡,商業活動獲利順序及策略如以下:人無我有,是藍海;人有我優,是技術;人優我廉,是規模;人廉我走,是紅海。而差異化行銷,就是未來保險從業人員的藍海市場。
過往,我們會祝福長輩長命百歲,現在這已經不是奢求,未來他們真的很有機會活到百歲年齡,且必定會面臨人口結構高齡化所帶來的長壽風險。長壽風險就是——「因儲蓄太少、退休太早,且退休後花費太快,造成財富用盡時仍存活的風險」。
退休生活所帶來的主要支出來自2大項:第1項是要準備足夠的生活費用,第2項是要準備足夠的醫療費用(照顧費用)。
生活費用屬於確定的開銷(除非碰到嚴重通膨),主要靠年輕時的儲蓄或投資來準備,包括年金險與投資型保險。
醫療費用、照顧費用則屬於不確定的開銷,則需要靠保險去轉移,包括醫療險與失能扶助險。
高齡社會下,多元化保險商品持續推出
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專任副教授余祖慰指出,在二○一二~二○一四年期間,壽險公司知道要做大傳統保證利率保單,但發現採用傳統的設計和招攬手法,愈來愈困難。少數公司開始不再強調變化多端的保險給付,開始簡化保險給付態樣,代表性的商品,如簡易型終身醫療險,保險給付只有手術和住院2種,給付金額只有高中低3種,任何人都可一目瞭然。
但這種簡易型的設計,看起來很簡單,保戶所繳的保費都花在刀口上,不會浪費,難的是核保、保戶服務、理賠,怎麼轉化複雜的程序,諸如核保規則、理賠手術項目等。
現在(二○一四~二○一七年),保險業的核心課題是如何因應老人所面臨的問題,包括:活得太久、金錢不足、健康不佳、衣食住行和醫療的通貨膨脹、朋友凋零、生活無趣(走不了)等。
壽險業者無可避免地會參與這些課題,而保險保障在於完全或部分的承擔生命、健康及通貨膨脹3種風險,而這些風險的複雜度已超出過去壽險業能夠掌握的範圍。未來,壽險業者得和其他行業如不動產、物業管理、醫療院所、資產管理等,互相協力合作,在未來(二○一七年後)提供一條龍式的服務。如圖二:
而在人口結構巨大轉變下,未來高齡者主要面臨的是長壽風險、醫療風險及照護風險。
余祖慰指出,目前社會保險、政府與企業退休金制度已針對上述風險提供基本保障,但保障仍然不足,仍應仰賴商業保險彌補所需。目前可因應上述風險的商業保險,包括年金保險、終身醫療保險、長期照顧保險。
也推出健康管理保單,除了提供事後消極醫療保險保障外,更應擴及至事前積極健康管理,由疾病治療轉向提倡預防醫學,以促進被保險人身心健康,並節省醫療資源耗費,如外溢保單。其中健康管理平台與保險業的異業結盟,是可提供保戶專屬健康管理師及諮詢服務。
同時,保險公司近年也推出了實物給付保單,針對以下6大商機,進行保單規劃設計:健康管理服務、醫療服務、護理服務、長期照顧服務、老年安養服務與殯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