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好發於華人,3/4為男性

文◎崔浩風

0
926

日前新聞報導,從事綁鐵工人的葉先生連續流鼻血三個月,就醫時發現鼻腔有腫瘤,因為不清楚嚴重性而未即時就醫,兩個月後忽然視力模糊,經檢查才發現已是鼻咽癌第4期,家庭頓失收入。

鼻咽癌是一種特別的癌症,與歐美人士相比,華人的罹癌機率高出許多,尤其是在大陸東南沿海一帶的國家或地區,因此又有個別名叫做「廣東癌」。根據三軍總醫院衛教資料,食用醃漬食品曾被認為是罹患鼻咽癌的主因,但因為從小生活在美國的二代華裔,鼻咽癌罹患率也比當地白人高出7倍,因此目前傾向將肇因歸結於基因影響。

據衛福部最新二○一六年癌症登記年報,當年鼻咽癌新患者共計1,518人,死亡678人,男女發生率分別為第12名與第20名,死亡率則分別是第11名與第19名。新個案人數中,男性占約75.5%,推測可能是男性抽菸比例較高的緣故。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二○一六年香港鼻咽癌新發病人數為805人,死亡人數327人,以兩地人口與發病人數比較來看,香港的發病率略高於臺灣,也正符合「廣東癌」這個別稱。

鼻咽癌的治療方法較少使用手術,主要以放射線治療為主,必須長期抗戰。前述案例的葉先生身為家中唯一收入來源,在患病後便再也無法工作,雖有衛福部與相關基金會提供急難金,但已全數耗在醫療與生活費用中,每月收入只餘2,500元育嬰津貼,嚴重入不敷出,急待社會慈善支援。

不只鼻咽癌,如今許多癌症的治療方式,也逐漸轉變為手術以外的長期抗戰,持續的醫療費用支出,以及無法工作期間的生活費用支出,若無商業保險保障,實在難以支撐。建議民眾應購買足額的醫療險與重疾險,藉由合理搭配,讓治病與養病都不會為家庭經濟帶來沉重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