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權決定了結局

0
1549

我們這一生時常都在做選擇,小從上班的路線、中午吃什麼,大到重要的人生大事如何定奪,每一個小小的決定,都導引了我們未來的方向,即便什麼決定都不做,也同樣引導了你通往「無所作為」的結局,甚至可以說很多時候,當人做出選擇時,就已經決定了結果。

是什麼影響了一個人做選擇的判斷?我認為是人內在的寬度與深度。寬度與深度影響著我們每個人接受訊息的解讀能力,評估哪些是有用的資訊、哪些則可捨棄。當我們接受到資訊,就會依照資訊所傳達的信息做出決斷,就好像汽車上的衛星導航一樣,導航結果影響著我們的駕駛行為,協助我們決定要走哪一條路、在哪裡轉彎,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同樣的訊息,每個人的解讀也不一樣,造成同一件事的發生會引導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決斷,所以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就要培養正確的解讀資訊能力,更要有深厚的「底蘊」。

底蘊,也可說是智慧,究竟從何而來?乃是從平常日積月累而來,看了一本書的人,對於人事物的看法自然和讀了100本書的人不同;只看一種新聞,與接受各家不同新聞媒體的報導,這兩者對於資訊,甚至知識的積累絕對不會是同個水平,而他們的底蘊自然也就不同。

許多人在工作的選擇會以興趣為選擇依據,也有的人是以可持續發展性為考量,而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理想」自然也不在話下,這些選擇的考量方向都沒有對錯,不過也正是在這個擁有選擇權的時刻,你的從業成敗就已經有了決定。

有時我們會在從業後因為一些不順遂,或因為事情沒有如自己預期中發展而感嘆自己沒有選擇權,然而今天的結果正是過去的你擁有選擇權時所造就的,那麼不論結局是好或壞,我們都該有風險自擔的勇氣。

現在的自己,正是過去自己的每一個決定所造就的,而現在你所做的每一個決定,也將對未來的人生產生極大的影響:在工作上你可以選擇勤奮,也可以選擇怠惰;你可以今日事今日畢,也可以找很多理由不去完成該做的,甚至是自我安慰,那最終的結果自然就容易預期了。

人生應該要有選擇權,才可以無限的成長、無限的寬廣。但是選擇過程中,切記勿以金錢、利益為選擇的目標,而是追求意義、價值和卓越,如此一來名和利才會隨之而來。其實,我們每一天都在做選擇,期許我們都能珍惜並把握擁有選擇權的時刻,努力於現在每一個環節,為自己未來的人生布下一個美好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