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本身是一個冷冰冰的物體,但經過設計師的設計,它會變得有思想、有靈魂,與建築合二為一:建築似人,動靜自如。劉育東教授,是一位名建築師,哈佛大學建築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博士研究,他把臺灣建築帶進世界舞台,其建築作品在兩岸、東京、米蘭、倫敦、首爾等知名雜誌上刊登,並接受過美聯社、法國M6、NHK、Discovery等媒體專訪。
劉育東教授於一九九九年創立交大建築研究所,受邀擔任哈佛、奧斯陸、智利、以色列理工、羅馬、北大之客座教授;並自同年起,陸續邀請Peter Eisenman、安藤忠雄、伊東豊雄、Zaha Hadid、SOM、Frank Gehry等建築大師到臺灣進行建築計畫。在2019國際龍獎IDA年會上,劉育東教授以本次IDA大會主題「穩.勁」延伸,與建築之間進行連結。
劉育東教授指出,保險是服務客戶,而建築也是服務客戶(業者),而保險關乎人群,建築也關乎人群,兩者有著共同的基礎。他說,二○一九年是國際龍獎IDA成立至今二十屆,而綜觀臺灣普立茲克建築獎近二十年,其在多達8,000多人的主場分享上,分享這二十年來的一些小故事。
建築的「動」與「靜」
若回到建築的起源地埃及,金字塔建築的線條筆直與穩固,對比下神廟的柱子彎曲卻有力量;或是看雅典神廟線條如此剛毅,同時也存在人型雕柱似敦煌飛天一般地飄逸線條;或是看到羅馬的神廟,三角形的剛毅線條,對比羅馬競技場卻是弧形的橢圓形狀;或是巴黎中世紀聖母院,外觀是如此剛毅,但走進內部卻存在多種曲線與斗拱等。
到了二十世紀,房子變成方格子樣態,但到巴黎卻可以看到彎曲的艾菲爾鐵塔;到巴塞隆納,可以見到二十世紀方格子、極簡風的新式住宅,同時也可看到高第建築式的公寓。再看二十世紀人類最重要的建築文明摩天大樓,也可以見到由大陸名建築師馬岩松在加拿大多倫多建造的瑪麗蓮夢露高樓。這些意味著,同一個時代會同時存在2種價值,也代表著建築同時存在著——靜與動。
臺灣能不能有自己的一棟普立茲克建築?
一、亞洲大學安藤忠雄美術館
芝加哥的普立茲克Pritzker家族,於一九七八年創立普立茲克建築獎,各方面都比照諾貝爾獎設立,素有「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其中,從一九七九年創立到二○一九年的42位得主當中,從二○○二年安藤忠雄起,15位受邀在臺灣設計16座建築作品。劉育東教授參與了8座,5座為邀請興建,2座為國際評審,1座為特別顧問。
劉育東教授表示,國際龍獎IDA的理念是——典範.完美.尊貴,而普立茲克建築獎的理念其實也與典範.完美.尊貴的理念不謀而合。他因而給自己設下一個課題,臺灣能不能有一棟普立茲克建築獎?
一九六二年,德國教會捐給當時還非常貧窮的臺灣,一座普立茲克建築獎的天主堂;一九六三年,美國教會捐給臺灣貝聿銘所建造的東海路思義教堂;一九六七年,日本教會捐給臺灣八里聖心女中。在臺灣還很貧窮之時,西方人捐給臺灣多座普立茲克建築獎等世界級的建築作品。
但是從一九六三年至今,整整五十多年,臺灣著重在發展經濟、忽略建築的前提下,下一個普立茲克建築在哪裡?下一個臺灣世界級的建築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