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一生的保險規劃,跟隨一生的刺青

文◎盧美靜 照片◎盧美靜、受訪者提供

0
3069

對刺青師而言,對每一個作品、每一吋肌膚都要負很大的責任,客人的每一吋肌膚都不可能替換重生,每一筆都不能反悔。這和保險規劃有異曲同工之處,一旦保單生效,對客戶的影響將是一輩子的,如果輕易替換或更改,將嚴重影響客戶權益和保障。

說到刺青,許多人第一刻版印象會和不良份子連結,充滿偏見。然而,刺青具有歷史深遠的文化,宛如皮膚上細緻的刺繡,具備藝術和美學的價值外,也是伴隨被刺青者一輩子的印記。

嘉義神韻刺青創辦人曾昱傑,十五年前開始接觸刺青。從雜誌上看到各國不同文化、特色和技法的刺青,驚嘆「原來刺青可以做到這個程度」,而投入刺青的世界。

刺青之路的挑戰

那時候大眾對刺青文化的接受度不高,家人非常反對。經過多年的觀察,曾昱傑認為,媒體需負起大眾對刺青偏見的責任。不論是影劇塑造刺青者的形象和社會地位幾乎與負面形象掛勾;或是媒體報導中,常會把有刺青者和犯罪扣上關係,比如嗑藥、殺人、酒駕等新聞,如果肇事者有刺青,影像呈現會聚焦在他身上的刺青,長久以往刺青就被汙名化了。

雖然家人幾乎都反對曾昱傑踏上刺青之路,但非常幸運的,曾昱傑的母親和女朋友(現為曾昱傑的太太)非常支持他的夢想。「這2位女性對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曾昱傑的母親每天到菜市場幫他買很多豬皮,讓他可以大量練習;而女朋友則是支持他辭退工作,專心鑽研刺青,每天為他送上午餐,無私的支持和奉獻。

除了社會對刺青的偏見,曾昱傑也面臨學習上的阻礙。那時候刺青師是屬於一山不容二虎的狀況,沒有師傅願意教導新人,擔心未來成為競爭者。為了學習,曾昱傑努力存款,找自己喜歡的刺青師,花錢讓對方為自己刺青,在刺的過程中學習對方的技巧,看線條、顏色、上色等,利用自己的身體去感受針插到皮膚的感覺和深度,觀摩後自己再慢慢練習。

與菁英交流,國際獎項與學習

精益求精的曾昱傑透過網路,看到國外有許多新的技術和器材,不論是色料、器具、工具、素材、技術等,都和臺灣的不一樣。深入瞭解後發現日本比歐美慢三年,臺灣又比日本慢三年,意即臺灣所學所用的已經落後了六年。

為了學習,曾昱傑把賺到的錢都投資在國外學習,時常參加國際展覽和比賽。雖然只有國小學歷,外語能力也不佳,甚至26個英文字母都拼不齊,曾昱傑也不退縮,以積極有禮的態度學習和請教。曾昱傑笑說「我寧願出去碰壁,也不想在家面壁;我在家面壁也沒意義,而且吃虧也是一種經驗,常常是更寶貴的經驗。」

曾昱傑表示:「刺青師之間最好的互動方式就是作品,一個有水準的刺青師看待作品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我們透過作品交流,英雄惜英雄,作品本身會說話,可以感受到對方是純粹為了賺錢還是靈魂之作。」

經過許多努力和溝通,曾昱傑和不同國家的刺青師成為好友,也有美加德英法日中等國的客戶和同業會特別安排時間,邀請他刺青及參展。

培育後浪,對手和助手在一線之間

臺灣早期在美術界都否認刺青是一門藝術,這幾年情況已經不一樣,每年有大量美術專科的學生投入刺青。曾昱傑的學生每一個學歷都比他高,可見刺青藝術已不是過去負面的形象,獲得專業認可,這讓臺灣特色的刺青,有了更多發展的可能。

曾昱傑明白每個人都在為生活努力,為三餐打拚,所以很希望學生們都能在刺青界有良好發展。有鑑於自己過去拜師無門的情況,曾昱傑將心比心,對自己的學生傾囊相授。

「我喜歡大家一起,往同一個方向一直走,助手和對手只是一線之間,每個人都是人生父母養,希望自己的學生都有良好的發展。」曾昱傑對學生不但無私,也協助學生快速掌握刺青的技術,將自己過去十五年的經驗,濃縮成兩個月的教程,讓學生最快兩個月後就有自己的客人,發展成自己的風格,是一名非常願意幫助後輩的前輩。

雖然尊重學生的風格和喜好,但曾昱傑傳承的不只有技術功夫,還有身為刺青師的操守和精神。他希望學生和自己有一樣的理念,重視學生是否有正確的觀念,比如說圖樣的架構,該放在人體的哪些地方;以及圖畫在紙上是平的,可是刺在身體上是有圓弧度的,要如何調整等。

每一位客戶的刺青都是獨一無二的,所有細節都會在紙上溝通確認,可以避免刺青後的爭議,確保客人的權益。他感嘆,有些刺青課不在乎也不檢測學習成果,學生程度參差不齊,卻直接去服務客人,不但害了客戶一生,也會影響刺青的行格。

臺灣的刺青與文化

刺青作品跟歷史及地方文化有很大的淵源,比如歐美流行具有守護意義的梅杜莎。臺灣的刺青作品在國際上的辨識度很高,具有獨特的文化和特色。曾昱傑在和客戶討論圖樣時,則是希望刺青和客戶本身有一定的關聯性,而不是自私的發揮自己想要的創作。

曾昱傑笑說:「有些客戶要刺老虎,我會進一步瞭解為什麼選擇老虎?」由於比較喜歡有故事的刺青,他會慢慢引導客戶,刺上對自己有意義的圖樣。譬如說,客戶人生中很重要的一環、小時候看過的一些小說、或是印象深刻的電影,曾昱傑的刺青元素比較偏向東方傳奇故事,如東方不敗、武媚娘、二郎神等。

雖然參與國際賽事需要大量的模特兒,曾昱傑依然維持刺青圖樣對模特兒必須具有獨特意義的堅持。畢竟參賽得獎是刺青師的榮譽,然而這些獎項對於被刺青者是沒有意義的,但所刺的圖樣卻是伴隨客戶一生,相對於獲勝,曾昱傑更重視客戶的感受。不斷提升專業並以客戶為尊的精神,讓曾昱傑成為國際賽事的常勝軍,也備受尊崇。

永續經營,對家鄉的關懷與願景

曾到許多國家參展和比賽的曾昱傑,深覺自己的家鄉嘉義,是個被忽略的好地方。國外的朋友對臺灣的認知很常侷限於大城市或是名勝地,許多人到嘉義也只為了接續去阿里山匆匆來去,沒有仔細漫遊及品嚐嘉義的美。

從嘉義人的角度出發,多年來曾昱傑十分關心嘉義年輕人口外流的問題,希望盡一份心力,協助年輕人回來嘉義發展。「我希望嘉義人可以留在嘉義發展,不論是什麼行業,年輕人能在家鄉找到自己的出路」。

為了讓更多人認識嘉義,活絡地方經濟,曾昱傑自己籌辦的「第一屆針感紋身嘉義展」,廣邀世界各地的刺青好手來到嘉義參展及競賽,今年七月即將在嘉義耐斯登場。曾昱傑不但貸款支付龐大的展覽費用,還自己親手雕刻100多個獨一無二的獎牌,曾昱傑自嘲:「做第一個的時候覺得很有成就感,做到10個的時候覺得有趣,我就堅持完成了100多個……」,他相信這樣的紀念對自己和與會者必能帶來特殊的意義。

他自豪地說:「目前已有13個國家、150多位刺青師確定參與」,並進一步計算「這些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刺青師,他們的工作團隊、模特兒及粉絲都會來到嘉義,粗估會有1,000人左右,展期三天和前後的作業時間,必定有食宿交通等消費,假設一人花費3,000元,就能為嘉義帶來近一億元的收入」。曾昱傑出於對這個地方、這片土地的關懷,付諸於行動,希望為地方永續發展盡一份力。

為了加深各國與會者對嘉義這塊土地的印象,曾昱傑和團隊把當地各店家名稱和詳細的介紹編列成冊,用中英文翻譯,這些作業都沒有跟店家收費,純粹希望與會者將這些資訊帶回去自己的國家。曾昱傑相信,感受過嘉義的美好,必能一傳十,十傳百,讓嘉義發光發亮。

刺青是一輩子的事,刺青師的使命感

每一個刺青師風格和類型完全不一樣,但對作品都有執著,都是用生命在為客戶刺青。有使命感的刺青師,即便再小的圖,都會非常謹慎處理,因為刺青是跟隨對方一輩子的,所以要非常專注和用心完成。

而刺青師和保險財務規劃師一樣,除了遵從職業操守也要高度謹慎,刺青前會經過充分的溝通,瞭解客戶的需求。有使命感的刺青師,絕不會給客戶幾張圖挑選,然後放大或縮小就刺上去,曾昱傑堅持每一個圖都為客戶量身訂做,先瞭解客戶要的元素,再依專業經驗發揮創意,在紙上充分溝通和調整,每一吋都要確認,彼此達成協議方才執行。

對刺青師而言,對每一個作品、每一吋肌膚都要負很大的責任,客人的每一吋肌膚都不可能替換重生,每一筆都不能反悔,刺青師不能因為自己的情緒影響作品。曾昱傑比喻,刺青不是買衣服,尺寸不好還是有瑕疵可以換一件新的,不可能跟客戶說:「對不起我昨天心情不好,線條有點歪,我換個皮膚給你重刺。」

這和保險規劃有異曲同工之處,一旦保單生效,對客戶的影響將是一輩子的,如果輕易替換或更改,將嚴重影響客戶權益和保障。有責任感的刺青師,不但對作品非常認真,也非常用心滿足客戶的需求。

曾昱傑看保險

對於保險和刺青的連結,可能第一聯想是感染的風險,不少人對於刺青有感染的擔憂。曾昱傑表示刺青所用的器具或消毒用品都是醫療級的,且現在國際上的趨勢都是使用一次性的器具,幾乎不太可能有感染的風險。加上曾昱傑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刺青師,衛生局會特別仔細留意和關注他的衛生狀況,而對刺青師來說,更重要和可能發生的是刺青後,客戶對圖樣不滿意的爭議。

雖然不論是前者或後者,保險都很難給予保障,但曾昱傑非常認同保險的價值和必要性,自己也有一定的保險規劃。他強調:「把金錢儲存起來,不會有任何改變,甚至還會貶值;如果拿去投資就有風險,可能獲利也可能全都消失;保險就是把錢放進去,如果發生事情會有一筆理賠金協助自己或家人度過難關。」

身為刺青師,雖然對保險不是非常專精,但周遊列國的曾昱傑,有感於臺灣老退社會福利和醫療不足,必須依靠自己規劃保險,老年才有保障,不加重或成為孩子的負擔。他也指出,保險的規劃和保障額度因個人的能力所及不同,雖然人人都知道保險的重要性,有些人卻受限於收入有限也無法規劃足夠的保障。

一直以來意志堅定的曾昱傑,看到許多問題的根本和癥結點,決定用自己的專業,提升學生生活品質,努力改善地方問題,也希望改變社會對刺青的偏見,為行業及家鄉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