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FinTech發展的方向

採訪、撰文◎侯琇文

0
915

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專任副教授


日前我們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與《遠見雜誌》合作針對「2017臺灣FinTech業界大調查」的結果指出,臺灣在金融科技的發展速度、創新應用、國際化皆不及格。此調查舉出臺灣FinTech發展的5大障礙,我們不妨循著這些障礙逐一分析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

 

障礙1:FinTech起步緩慢。臺灣有很好的高科技業,但臺灣FinTech發展卻緩慢,我認為與監理長期氛圍影響有關。大部分的金融監理官並不會主動對FinTech進行市場開放,這與他們的職責立場有衝突,因為監理官負起整體市場監理成敗責任。

若開放一個創新的市場行為,一旦失敗輿論定會歸咎於他們,但若成功則是歸功於經營者,監理官在面臨創新開放時都會面臨相同的困境,必須承受巨大的失敗風險,好處卻沒辦法享受太多,利益與風險的不對稱,導致金融監理官大多傾向站在保守的一方。

但監理官也無法一味保守就可以,因為全世界都在爭取有限的人才與資金資源,若是過度閉關自守,可能必須承擔起成為全球競逐人才與資金絆腳石的罵名。因此還是有許多國家的監理官(如英國與新加坡),選擇比較積極營造出有利的市場環境,為自己創造有利的定位,希望在全球資金與人才的流動上可以搶得先機,很值得我們借鏡。

但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這樣的環境維持下去,讓禁錮太久的金融市場,潛意識地產出自我設限的心態,因為預先擔憂監理風險而不敢大步跨出。因此要突破發展緩慢困境,有賴監理機關更積極的開放,進而帶動市場的創新風氣。

 

障礙2:業者習慣於競爭,不習慣合作。臺灣業者一向習慣單打獨鬥,不習慣合作,這是在過度競爭的市場培養出的一種習慣。對於金融科技發展這件事,市場一定要有「先集體合作後個別競爭」的全新戰略思維,否則難有發展空間。就好比網路投保,政府開放得很慢,業者應要合作一同突破框架,而非總是格局短小只想要自己有些小進展而自滿。應要轉換思維,先拋棄要比別人做的好的想法,先一起合作衝破監理或法規的框架,共同架構出合理又能兼顧安全的市場空間,先將經營範圍擴大,擴大後再來公平競爭,否則臺灣在FinTech的發展將會永遠落後。

 

障礙3:臺灣法規相對嚴格。目前監理法規對創新的不盡友善,這並不是一件新鮮事,我想不僅在臺灣,世界許多國家也應該是如此。不過還是有些國家的作法,確實值得我們思考與學習。舉例來說,新加坡的金融監理機關(MAS),在其內部除設置負責市場監理的部門外,另外也設置負責市場發展與金融創新的部門,它們可以在內部彼此說服與制衡,對監理產生結構式的改變,進而同時兼顧興利與除弊。

臺灣如果也能將這個概念帶進,讓金管會內部不只有職司監督的保險局或銀行局而已,還會負責創新與市場發展的局處,這樣就會同時重視發展與管理。因為談金融市場監理,主要是站在維護消費者權利角度出發,而講金融市場發展,則主要站在增進消費者福利的角度著想。當思考如何增加消費者福利時,談的是加法的概念,希望給消費者增加更多的好處,而談消費者權利保護時,則比較像減法的概念,考慮的都是如果會傷害到消費者就限制或不准做。

現行的監理與法制結構,似乎只有減項的力量,只要消費者權益有被影響的疑義,主管機關就限制或不准業者去做,若轉為也有加項的概念,只要對消費者福利有增進的部分,主管機關就希望業者去做,這樣會很不一樣。如果未來臺灣監理機關內部真的也有這一股平衡的力量,不僅是在FinTech,還是在其他發展,都會有一個很好的起步。

 

障礙4:沒有具體的發展目標與方向。主其事者不管面對的情況有多艱難,都應該要有明確的目標,因為目標的存在,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減少資源浪費。因為有明確目標後,就能簡單分辨出哪些作法是好是壞,進而達到節省資源。

在資源不多的時候,明確的目標是非常必要的,臺灣金融市場的資源顯然不夠豐厚,所以政府應該設法去找出目標,凝聚共識、集中資源,才有辦法作出些成果。單用監理沙盒立法來舉例,英國與新加坡的監理沙盒目標就很明確,英國說要增加市場競爭與效率,新加坡則說要打造成智慧金融城。那臺灣對此的目標呢?只說明了同意實驗,卻沒說出實驗後要達到的成果。

 

障礙5:專業人才不足。主管機關最近感慨地說,臺灣目前很缺金融科技與資安上的人才,我認為,感覺缺乏不是壞事,因為缺代表金管會知道需求,有需求也代表有目標想完成,最怕的是不知道缺。所以,既然知道缺就應盡快去找人才,或開始去培養人才,最好將國際人才吸引進市場。

以上這5個臺灣FinTech發展的障礙,不僅點出問題,也指引出許多具體努力的重點,帶給我們FinTech發展啟發與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