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的觀念之中,儲蓄是一種美德,購買保險時將儲蓄的功能附加其中固然是美事一樁,但保險的價值卻不僅是儲蓄而已。
七月上路的儲蓄險死亡保障門檻法則,其來自主管機關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大力推動。金管會之所以推動儲蓄險轉型,一方面是希望風險保障金額提高,能促使臺灣保險業的體質健康且能夠永續發展,同時也為了能順利在二○二六年接軌IFRS 17國際會計準則,必須逐步調整保險業經營及商品的結構。然而呈現到消費者的前端,卻是保費變貴了。
保險從業人員的天職是什麼?這是每一位從業人員都要深思的問題。保險的功能性廣泛,主要可分成協助消費者「資產配置」及「風險規劃保障」2大領域。在消費者資產配置方面,舉凡投資、儲蓄、退休養老,只要消費者有需求,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滿足,但這些功能並不獨特,透過其他的金融商品也都能獲得滿足及替代,唯有保險所提供的風險規劃保障功能,如醫療、傷殘、意外、死亡等,是其他金融商品無可取代的。
保險有十大黃金價值: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愛有所繼、幼有所護、壯有所倚、親有所奉、殘有所仗、錢有所積、產有所保、財有所承。相信每一位保險從業人員都熟記於心,而貫串於其中,無可取代的就是「繳小保費就能享有大保障」──風險的保障規劃。
因此,我們真正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提供客戶「別無分號」獨一無二的風險規劃保障,這也同時代表了保險從業人員的價值是無法被取代的。
在保險業界,我有一些較為資深的老朋友,他們的客戶群多為高資產客戶,年繳保費動輒上百萬、千萬,甚至以億來計算,而如此高的保費,都是由購買儲蓄險而來,因此在儲蓄險轉型的情況下,過去的報酬率優勢已不復存在,保費斷崖的現象已然發生,但也正因為如此,保險重要的價值與意義才得以彰顯。
臺灣的保險滲透度已經連續十多年名列世界第一,保險密度也排在世界第六,皆高居世界前端,但壽險保障的額度卻僅在60萬元左右。這代表平均每位客戶身後留給家人的保障就只有60萬元,大眾的保障觀念程度明顯與保險普及程度不相匹配、不在同一個水準,而這就是臺灣保險業的藍海市場。
保險從業人員必須把握這個藍海市場,同時,此時此刻也正是保險從業人員發揮自身無可取代的價值,創造新際遇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