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RA(美國人壽保險行銷研究協會)的特別顧問Dorothy Kramer-Kawakami(2004)將人生下半場的老年風險歸納為:1.長壽風險(Longevity/Mortality Risks)、2.投資風險(Investment Risks)、3.通膨風險(Inflation Risk)、4.健康照顧風險(Health Care Risks),以及5.公共政策風險(Public Policy Risks)。
5項風險中,長壽風險、投資風險與通膨風險都與老年經濟相關,健康照顧風險雖主要涉及身體健康狀態及生活品質,其實也與老年經濟安全有相互影響的關係。5項風險中除了公共政策風險,對個人來說比較難以規劃之外,前4項風險都可以透過個人的適當規劃,盡可能降低老年經濟弱勢的威脅。本文逐一檢視這些銀髮人生的風險變數。
公共政策的變化對經濟風險影響愈大
上述的長壽風險、投資風險及通膨風險可以合併包裹成經濟風險來探討。根據LIMRA所做的調查,美國民眾對於暴露於狹隘的經濟風險(長壽風險)下,最憂慮的事件包括:擔心自己過世後配偶經濟中斷,或配偶過世自己喪失經濟能力,以及比上一代多出10年的餘命期間將資產用罄。
根據衛生福利部2017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所統計的資料顯示,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的經濟來源,其中31%主要仰賴退休金與社會保險給付,個人儲蓄所得或商業保險給付約占15%,另有約10%者有工作收入。
這資料顯示,臺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費一半以上來自於自己攢積出來的成果,包括收入、儲蓄與各項商業和社會保險;靠子女奉養的比率僅24%,詳見表一。這與2005年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的實況很不相同,2005年資料中有53%的65歲以上老年人靠子女奉養,顯見臺灣老年人經濟獨立性愈來愈強。
但需要特別關注的是,31%的老年人收入來自退休金與社會保險養老給付,15%則是來自社會救助與津貼,這意味著公共政策的變化對老年人的經濟安全影響,相對比以往重大。
平均餘命的延長使醫療費用支出高漲
在民眾餘命延長之際,健康照顧風險隨之愈來愈高,使得高齡醫療費用支出準備愈來愈必要。根據LIMRA調查,美國民眾對於高齡健康照護需求透露出諸多憂慮,最擔心的包括未來自付處方藥價、自行負擔的療費手術費用與長期照顧費用壓力等。
由健保局醫療費用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臺灣民眾醫療保健支出(NHE)為1兆1,000億元,較2016年增加3.7%,增幅高於國內生產毛額(GDP)之年增1.9%,導致國民醫療保健支出金額占GDP(17兆5,000億元)之比重上升至6.4%,平均每人NHE為4萬7,860元,較2016年增加3.6%。
至於家庭自付醫療支出占經常性醫療保健支出比重,自2003年起就大約維持在35%以上,見表二。2017年家庭自付醫療保健支出計3,792億元,其支出用途以醫療照護占60.5%最多,其中門診占率最高41.4%;醫院住院占16.6%;其他專業機構則占2.4%。
若按年齡區分住院與門診醫療給付點數統計,由表三可見2017年65歲以上占門診醫療費用點數比率近35%、住院比率近45%,然而該年臺灣65歲以上人口比率僅為13.9%,此意味著住院與門診醫療費用65歲以上高齡者分別是65歲以下者的5倍與3倍,高齡醫療照護的費用支出無疑造成高齡經濟負擔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