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任何行業,一般人會有離職的念頭,不外乎2大原因:一為對薪資不滿意,另一個則是因為「心」不舒服了。要如何讓夥伴收入穩定,更重要的是有一個舒心的工作環境,這是讓其留存的關鍵。中國人壽崧峰通訊處處經理張啓峯直轄夥伴定著率100%,團隊13個月定著率高於90%,他是怎麼做到的?

  中國人壽崧峰通訊處處經理張啓峯自16歲便步入社會,原先是在補教業工作,而後才加入保險業。展業初期張啓峯也是專注於自身業績,但與此同時他也一邊觀察績優前輩是如何增員,而增員對象又是因為什麼原因離去。到了2011年5月張才發展第一位夥伴,而2017年8月成處至今,崧峰通訊處的人力資源一直是穩定成長,並沒有組織發展中常見的「人力灌水」,人數急速成長後也急遽萎縮的情況發生,這歸功於張一直從事與「人」相關的行業。而他也發現,問題背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只要重視溝通時的語言及感受,問題其實都會迎刃而解。

增員前先家訪,讓夥伴及其家人安心

  張啓峯是一位相當願意做家庭拜訪的主管,在準增員對象正式加入團隊前,他會先去拜訪夥伴的家長或是配偶,讓他們知道新進夥伴會接受什麼樣的培育,以及公司新人相關的配套措施。夥伴能否成長及親屬是否安心,是張啓峯相當重視的,相反的,如果主管只是說「就讓夥伴來闖一闖、試試看」,這樣的說法其實容易讓人產生疑慮。

  張啓峯認為銷售別人一張保單,只要對保單負責;但聘請一個人加入團隊,主管就負有對其人生一部分,甚至是一輩子的責任。用正確的態度及言語讓夥伴建立正確的心態後,夥伴只會想著要怎麼樣才能做下去、做得更好,而不是萌生離去的念頭。當整個辦公室呈現的文化氛圍是如此,夥伴自然就不會有離開的打算。

3類型增員對象,有效提高人員定著率

  張啓峯建議在組織發展初期,「沒有退路的人」會是很好的增員對象。所謂沒有退路,是指家中沒什麼家業可以繼承、自身也沒什麼資源可以利用的夥伴,這樣的夥伴一旦有良好的配套措施與福利,讓他們認知到在單位的穩定性其實不會輸給公職,一般就不太會有離職的理由。

  學、經歷良好的人也是很好的增員對象。許多人聽到一些高學歷或是有專業技能的人從事保險業時,第一時間的反應往往都是困惑,甚至不解他們為什麼願意放棄先前的機會,這些「背後的故事」反而會成為他們銷售的利器。只要他們擅長訴說自身的故事,客戶會因好奇心認真傾聽其對保險的認知及理解,他們還可以理所當然地訴說自身選擇保險業的理由,相比一般夥伴會更有說服力。

  這樣的夥伴在選擇加入保險業前會有更多顧慮,透過家訪讓其與家人瞭解保險業的價值及可能性,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整體的效益會遠高於預期,才有可能吸引他們加入。這類型的夥伴通常自律性強,學習能力也很好,可以提高培育時的效率。

  第3類則為抱持著學習心態的夥伴,這類型的夥伴有些是中小企業的子女,家長想要孩子接班,但深知由自己教小孩不容易客觀,便希望孩子出外磨練。張啓峯表示,其實若想要在短期內學習經營與管理,壽險業是一個不用成本,又有舞台可以揮灑的好地方,而夥伴要是在保險業獲得一定成就,其實也有很大的機會留下。

精實培訓,建立夥伴專業能力

  張啓峯在團隊中的培訓,會先讓夥伴知道整體的銷售流程,以及公司制度上的配套措施,讓其明確努力的方向。在銷售上,夥伴需要顧及客戶保障面及財務面,才能在行業長久經營。保障面是指,要確保客戶購置的保障始終完整,要是客戶在保障破口處遭逢變故或損失,而保險卻無法理賠,客戶當然會覺得保險是騙人的;而業務人員也要留意客戶的續保年紀,說明到期後是否得收額外費用,或是適用新的體況,以免後續的糾紛產生。

  張啓峯認為為客戶提供預算可控的保障,是相當重要的一點。不能預設客戶未來會加薪或有額外的預算,又或是等客戶到一定年紀後再逐步完善保障,這樣充滿不確定性反而失去保險規避風險的功能。應當善用財務槓桿,端看客戶的收入,給予其當下能負擔且完善的保障。

  而以財務面來說,則是協助客戶做中長期的財務配置,這對一般領月薪的客戶來說更是影響甚鉅,其中的老年照護與退休規劃、子女教育基金等,是無論客戶有怎麼樣的財務規劃,都不能輕忽的環節。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