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調貴
◆ 現任: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 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學歷:清華大學數學研究所應用數學組碩士
◆ 經歷:國泰金融控股公司董事
      國泰慈善基金會董事
      國泰綜合醫院董事
      保險學會常務理事
      工商協進會會員代表
      日本精算學會正會員
      精算學會正會員

2020年臺灣保險業受到了諸多挑戰,業務的開展也受到了限制,幸好在保險公司與業務人員上下一心的努力下,依然保持著成長,並且進一步強化自身體質,放眼更遠大的未來。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截至11月份,總保費收入達2兆8,169億元,較2019年同期3兆941億元減少約8.96%;初年度保費達8,347億元,較2019年同期1兆1,625億元約減少28.20%。至2020年年底整體保費收入可達3兆500億之水準,而初年度保費收入可達約9,000億元之成績。

  另外,依據保發中心截至2020年第3季之統計資料,壽險業總資產為30兆8,278億元,較2019年底29兆3,921億元,增加近1兆5,000億元。截至第3季壽險業的稅後損益為1,890億元,已超越2019年第3季的1,536億元,稅後損益將連續第2年達到1,000億元以上的表現。
對此,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調貴認為,即使面對多種逆境與挑戰,臺灣壽險業的表現依然相當亮眼,或許成長幅度未如預期,但是在迎接挑戰與衝擊的過程中,保險業的體質也在逐漸轉好當中。

2020年諸多因素交互影響,正面負面兼具

  雖然壽險業2020年業務面預期較2019年呈現衰退情勢,但就綜合投資面來看,2020年業界整體經營績效比2019年表現更佳,黃調貴分析,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交互影響,且正面與負面影響兼具: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降低保戶與業務人員的接觸意願,使傳統銷售方式的業績受到影響。全球央行因疫情影響而啟動寬鬆政策,債券利率降低,產生國際板債券贖回潮,而金融市場因資金寬鬆流入股市,使各國股市價格迭創新高。又因美國聯準會大幅降息,衝擊臺灣的美元保單銷量,不過近期美元貶值,美元保單銷量因而再次回升。

      第二,美國總統大選產生不確定因素,使業界投資趨於保守,各公司多有趁市場價格仍高,加速實現股票或債券資本利得的動作,避免保單與資產產生幣別錯配升高風險的情形,展現在投資績效上使得稅前盈餘表現亮眼。

  保險業的國外投資比重逐步趨緩,投資性不動產的投入金額增加(據保險局統計,至2020年9月,壽險業投資性不動產增加1,869億元),配合近期不動產行情回升,資產評價利益也同步增加。

      第三,為因應接軌IFRS 17,引導業界進行商品結構調整,主管機關自2020年7月1日起陸續頒布調降保單責任準備金利率、利率變動型商品宣告利率平穩機制、契約邊際利潤(CSM)不得為負,以及人壽保險商品最低死亡保障要求等規範。

  同時也針對部分商品(如失能扶助險)推動強化風險控管措施,期望能透過保險商品結構逐步調整,朝向提高保障及降低儲蓄比重方向發展,避免銷售虧損性保險合約,進而減少在正式接軌時可能產生的增資金額,但也使傳統型保單銷售力道減弱。再加上連結目標到期債券基金投資型保單之新管理措施(債券評等須達BBB以上,且配置BBB等級比例不得超過40%)實施,降低投資型保單的投保誘因。

  此外,為取代現行之風險基礎資本額制度(RBC),主管機關正式確定將於2026年採用新保險資本標準(ICS),並訂定3階段接軌時程,包括2019年至2021年之在地試算期、2022年至2024年之平行測試期,以及2025年之接軌準備期,未來將可強化保險業的資本要求,配合IFRS 17的同步接軌,使保險業的經營體質及因應風險的能力更為提升。

      最後,為強化業務人員對招攬法令規範內容及遵循認知,避免不當招攬情事的發生,以保障保戶權益及維護保險業的整體形象,自2020年起,業務人員每年須參加外部共通之法令遵循課程6小時(12單元課程,每單元30分鐘)。

  該課程採以線上數位學習的方式辦理,登錄中之業務人員以其初次登錄日起1年內,應接受所屬公司自建數位學習平台或參加保發中心平台完成受訓時數,未受訓或未完成應接受時數的業務人員,所屬公司應依管理規則第13條第1項規定予以撤銷登錄,撤銷處分後須重新參加業務人員資格測驗,合格始得再次辦理登錄。

主管機關要求,強化壽險業體質

  近年來,為迎接未來趨勢變化,主管機關頒布許多要求與命令,對基層業務人員與保險公司產生最直接影響的,當論儲蓄險與金融科技轉型2大方面。

1. 儲蓄險轉型

  儲蓄險轉型自2020年7月1日起實施至今,已經有半年的時間。短期來說,對業務人員、對保險公司都產生了暫時性的負面影響,但是以長遠來看,卻能夠對保險業整體產生相當重要的正面影響。

  黃調貴認為最直接影響的,是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降低,以及業務人員的佣金減少。低利率環境下,又隨著壽險門檻法則實施,要求保險商品須具備一定保障成分,儲蓄險與其他金融商品相較,已不復當年誘因,導致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呈現較明顯之衰退。

  這個結果可由2020年壽險業整體初年度保費收入,較2019年同期呈現2位數以上的衰退得知。保費收入衰退的結果,連帶影響業務人員的佣金收入,業務人員面臨銷售模式轉型之壓力。

  不過長遠觀之,保險商品由偏重儲蓄的特性回歸至保障本質,過去以增加市占率、提高保費收入為目標的經營模式,將逐漸轉為提升公司實質獲利率,可導正保險公司過往競逐保費收入,而衍生的資金去化問題,使商品回歸市場合理之利率。

  同時,投資部門為追求較高報酬率,而持續擴大國外投資壓力也可隨之減輕,同時匯率風險、避險成本,以及資產負債之幣別匹配等問題也可逐漸獲得調整。整體而言,儲蓄險轉型可讓保險公司經營體質更趨健全,對日後接軌IFRS 17、ICS 2.0等國際制度亦有正面助益。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