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超高齡社會來臨在即,引導客戶正視長期照顧風險

文、攝影◎倪偉晟

0
2088

談及臺灣老化現況,台灣人壽一心通訊處業務處經理林俊傑表示,現今社會當中,皆可以看到許多新聞或是身邊聽聞的案例,諸如像是年輕人因意外導致身體出現狀況,或是中老年人因疾病導致失能等,這些例子都凸顯出長照及相關醫療保障規劃的重要性。

      為了讓保險回歸保障的本質,金管會於2020年7月1日開始大力整頓保險商品結構,在保險新制當中包含以下5點:1.調降各幣別新契約準備金利率;2.提高死亡保障門檻;3.宣告利率平穩機制;4.合約服務邊際(CSM)不得為負值;5.要求販售65歲以上長者含有解約金保單,必須全程錄音等,皆是以保戶最大保障與利益為基準。

  台灣人壽一心通訊處業務處經理林俊傑表示,保險業是受到高度監理的行業,而主管機關的意向,對產業的影響甚大,過往長期的「重儲蓄、輕保障」,累積下來造成保障額度明顯不足,保險公司也在銷售需求的影響之下,造成商品結構失衡,甚至影響資金上的運用。而此次金管會大刀闊斧的改革宣示,為的是撥亂反正,不但從系統面上改善保險產業,民眾的理財也可望由供給面的銷售教育上,慢慢地循序漸進,重視風險實質上的保障規劃,從而回歸保險本質。

  談到制度變革所帶來的影響,他認為由於本身所在的單位向來都是以客戶的權益為基準點出發,銷售面多以風險轉嫁性質的保單為主,因此即便制度上的改革或是現在市場上所倡導的「回歸保險基本面」,對單位來說其實是再自然不過的銷售流程。

從臺灣邁向超高齡社會談長照規劃的重要性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對老化國家之定義,65歲以上人口占國家總人口比率達7%、14%、20%,分別稱之為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及超高齡社會。臺灣在1993年即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時轉為高齡社會,預計在2025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屆時臺灣每5位民眾,就有1人是65歲以上的長者,且在擁有480萬初老人口的同時,僅有240萬名幼兒。此外,在全球少子化的國家當中,臺灣以1.05%的生育率敬陪末座,因此,長照及相關醫療保障,成為所有民眾必須正視的風險規劃課題。

  臺灣由於照護人口不足,有長期照顧需求的家庭大多需要仰賴外籍移工,而全臺灣70萬名外籍移工的聘僱成本,在今年開始將有顯著的提升。攸關外籍勞工權益的新制,在2021年元旦起正式上路,無論是產業類別或雇主聘僱移工之成本,皆因此修法大幅提升,有鑑於此,若能先將自身長照相關風險規劃保障補足,即便外籍移工的聘僱成本提高,多一份保障定能分擔將來可能的風險需求。

  而長照險相較於一般醫療險,不同在於長照需求是在發生像中風、失智等較為嚴重的情況時,所需的後端長期照顧;醫療險則是在疾病發生當下的費用所需。在經年累月長期照顧的階段,所需負擔的費用往往相當驚人,若沒有配置充足的風險保障,將可能會造成家庭經濟相當嚴峻的負擔。

  談及臺灣老化現況,林俊傑表示在現今的社會當中,皆可以看到許多新聞或是身邊聽聞的例子,諸如像是年輕人因意外導致身體出現狀況,或是中老年人因疾病導致失能等,這些例子皆凸顯出長照及相關醫療保障規劃的重要性。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