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業追求EPS之外,更要做好「ESG」

0
2707

彭金隆老師1彭金隆

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


       以往企業的價值我們常用「EPS」,也就是每股盈餘來衡量,然而按照現今觀念來說,僅用EPS這種財務指標來衡量企業價值,恐怕已能以目光短淺來形容,因為只單單重視增加企業獲利或是股東權益就好,事實上無法全面評價一間企業的表現。

  人類從工業革命之後,從地球快速掠奪資源,並透過人為改變生態等,這樣的狀況隨著時間推移至今愈見劇烈;資本主義的極致發展更助長企業的壯大,有許多跨國的大企業富可敵國,資本甚至超越許多發展中的小國。由此可知企業,對社會各個層面的影響力之大,超越人類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

  過去我們開始講求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意義即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透過利益重分配來造福人群;而到現在的ESG(Environment,Social,Governance)所涵蓋的層面更是向內、向外延伸得更廣,所以現在我們要改變說法了,「除了要看EPS,更要看EGS」。

保險業為什麼一定要重視ESG?

  其一,資金提供者,對企業有引導作用。ESG裡面有個重要的因子「Environ-ment」,即是指重視環境、重視永續的概念。或許有些人會問,保險業不是石化工業也不是化學工業,怎麼會跟環境有關呢?

  雖然保險業並不是會直接造成環境污染的行業,但保險業歸類在金融產業之中,金融保險產業的放款或投資都是各行各業的主要資金來源,因此我們可以在將資金投出的同時,考量優先順序,選擇將資金挹注到對環保與環境永續有著顯著貢獻的產業,並避免投入於有害地球的產業。所以事實上,金融保險產業不只與ESG的理念大有關聯,甚至可以說是對各個產業有著導引效用,獎勵對環境有益的企業,以及迫使高風險的企業修正經營方針。

  另一方面,企業為了吸引資金挹注而重視ESG,將其納入經營的方向,爾後經過指標化,投資方可以透過瞭解加計ESG指數的企業評價來選擇資金去向,使對環境永續發展友善的企業得到扶植,投資方亦能得到保障,彼此相輔相成下即可達到對環境友善、永續經營的最終目的。

  其二,保險業是金融專家,能夠分辨企業經營成本是否真實。產業過去在計算成本的時候,往往沒有顧及所謂的「外部性」,而保險業是金融專業,自然可以分辨得出企業是否有呈現真實成本(如加計社會成本等較容易隱藏的成本),因此保險業是重要的角色(資金提供者)。

  其三,保險業的資金全來自社會大眾,更應促進環境永續發展。保險業會被特別要求遵從ESG原則,是因為保險業的資金皆是來自社會大眾,有別於其他產業,更應該貢獻促進維護環境、永續發展的力量。

  至於在ESG另外2項因子相對於「環境」則是具象得多:社會上(Social),如重視員工權益、勞工的工作條件、產品的安全性、社會公益等都必須參與;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部分,主張需要讓公司體制更健全、更透明化,並且具有應對各種風險的經營韌性。

落實「讓地球永續發展」的抽象概念

  未來的趨勢則是誠如前面所述,EPS傳達的是傳統的獲利指標而不是唯一,在世界上或是各國的主管機關呼籲推動下,希望保險業能夠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不只是為了收益,應該對整個社會的價值都要有所提升,所以要訂定一個融入ESG概念、完整的、兼顧平衡的轉型目標。

  除了追求財務獲利之外,也要將企業內部各類營業活動都納入ESG概念中,同時也要與各類攸關集團企業的利害關係人進行議和(Engagement),在適用ESG之下創造共贏,讓保險業成為促進整個地球發展最重要的動力,符合大眾的期待,在未來呈現出一個全新的樣貌。

  ESG的境界與主張其實都是相當前瞻的──「讓地球永續發展」。主管機關也對此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保險產業都很努力在思考怎麼進行,而且資本市場亦對此愈來愈重視,不斷地研發融合ESG概念的評比與評鑑。然而它並不是很具體,但是大家都能隱約感受到它的存在。要是以白話的譬喻來說,如果只懂得賺錢,不管是企業或是個人,都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如著名的杜邦公司(DuPont Company)原本是以不利地球永續發展的化學產業發跡,儘管公司發展日漸壯大卻始終為人詬病,爾後公司政策轉變為以不耗費地球自然資源為新方向,轉型為生物科技及電子科技公司,成功扭轉了世人對它的觀感。

  ESG的概念其實早在10多年前就已經被提出,如同銀行業行之有年的「赤道原則」,但直到最近因地球暖化、極端氣候加劇,甚至2020年的新冠疫情,都加速人類意識到「地球相當脆弱」,身為保險從業人員如果要提升自己的格局與層次,也必須要開始重視ESG,因為這是更高境界的客戶服務新觀念(採訪、撰文◎許紹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