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每年有1萬3,000名民眾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

文◎盧郁綺

0
1094

      肝臟是人類全身最大的內臟器官,因為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通常等到病患發覺有恙時,2/3以上的肝臟早已受傷,也因其「沉默」的特性,肝癌長年高居國人罹患癌症的第2名。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約有1萬3,000名臺灣民眾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

      臺灣大部分民眾的「肝病三部曲」,通常是患者感染B型肝炎、C型肝炎或大量酗酒之後,部分人會形成慢性肝炎,再演變成肝硬化,最後轉為肝癌的過程。其中,大眾俗稱的「肝硬化」是指,肝臟由於肝細胞壞死,纖維組織增生,肝臟表面慢慢變硬,凹凸不平的表面乍看下猶如岩石。

      許多民眾可能會認為肝癌才是致命疾病,但據2019年衛生福利部統計臺灣死亡原因,「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就排名第10位,一年死亡人數高達4,240人。

      慢性肝病和肝硬化亦是香港前14大頭號殺手之一,根據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統計,男性的登記死亡人數較女性為高,在2018年香港患病的男女比例為1.6:1。

      肝硬化在早期通常毫無症狀,隨著疾病的發展,患者可能開始感到容易疲倦、虛弱、下肢水腫、皮膚泛黃、容易瘀青、產生腹水、或是在皮膚上可以清晰見到如蜘蛛般延展的靜脈血管等。

      肝硬化的病人,每年有3∼5%的機會轉為肝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醫學尚無法治癒肝硬化,醫師幾乎都僅能處理肝硬化帶來的併發症。如果肝硬化真的非常嚴重,臨床上可能會建議肝臟移植,這是目前延長患者壽命的最終手段,但若原有酗酒習慣的人仍繼續喝酒,就算是新的肝臟還是會發展到肝硬化的程度。

      建議民眾除了定期身體檢查外,更應購買足夠的醫療險與壽險,保障自己亦可以遺愛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