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至少要有3條腿才能坐得平穩,
人生也需保險、現金、投資3大帳戶齊備,才能安穩度過,
當中缺少任何一項都只能得到暫時的安寧,一旦風險發生,
很有可能讓你重摔在地。如果你還年輕,尚且能夠重新爬起;
如果年事已高,又如何能夠賭自己還有能夠從容站起的可能性?
保險的重要性,想必每位保險業務人員都一清二楚,然而這份重要性卻不是每位客戶都明白的。或者該說,一開始就明白保險價值的客戶實屬少數,許多人更加注重追求藉由投資使資產在帳面上的增加,或者單純的放在銀行帳戶裡,恣意享受現金的高流動性。
注重投資與注重現金,這其實沒有什麼錯誤,但問題在於透過這些方法想要達成的目的是否能夠達成。投資看未來,活錢看現在,但有一朝風險到,一拍兩散。風險的存在,永遠是生涯規劃的最大未知數,需要有保險的保障為你抵擋。
未來,現在與未知
財務規劃的方法多不勝數,但總結起來基本可以統整為3大帳戶:保險帳戶、現金帳戶與投資帳戶。
投資帳戶看的是未來,透過風險適中的投資工具,無論基金也好,股票也罷,用比較高的效率累積資金,這是為了確保資產能夠達到我們預設的目標。就像士兵手中的武器,用以披荊斬棘,謀求利益;雖然也能用以防禦,但效果終究有限。
現金帳戶看的是現在,有足夠的現金作為活錢,可以隨時支取使用,作為日常支出與臨時支出的來源,讓生活得以延續。就像士兵攜帶的軍糧,雖然不能用以開拓軍功,卻是生存的必要條件,也是讓自己過得更舒服的方法之一。
保險帳戶看的是未知,在不知何時、是否會出現、規模有多大的風險下給予經濟保障,不至於因為一場大病或意外,而拖垮了整個家庭。就像士兵的裝甲,保護士兵在賺取軍功的同時,不被刀劍與流彈傷害,出師未捷身先死。
裝甲、軍糧、武器,哪一項是士兵可以放棄的?同樣的道理,保險帳戶、現金帳戶、投資帳戶,又有哪一個能夠捨棄?無非是個人情況不同,而各有偏重而已。因此一位具有全面金融保險理財認知的人,都應該會注重這3者間的平衡。
然而這樣的人實在是少之又少,一般來說,對金融理財概念不足的人在客戶中占了大多數,真正具有全面金融理財認知的人往往是高資產客戶,這樣的客戶不但重要,而且難得,因此教育、導正客戶的理財觀念,也成為了保險業務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
民眾的理財認知偏差到底有多嚴重?其實「知道」這3大帳戶功能的已經十分普遍,少的是真正能夠實行的人。透過本期每月特輯採訪對象的經驗可以發現,人生3大帳戶缺少一項,甚至只有一種的極端案例並不在少數。
正因為每位客戶的認知程度都不同,保險業務人員在接觸客戶時應注意避免預設立場,先瞭解客戶的理財方法與未來規劃,然後再對症下藥,讓客戶知道3大帳戶有所缺失的後果。
缺乏投資:現金與保險的充分,確實能夠在風險來臨時能夠安然度過,但最大的缺點就是資金的增長速度太慢。無論郵局或銀行,即使採用定存的方式,也已經很難抵銷通貨膨脹;而保險雖有高於定存的利率,但相較於基金、股票等金融工具依然有限,因此在確保現金與保險足額之後,應該將資金謹慎地投入金融市場,讓資金能夠快速地累積,以達成目標所需的金額。
業務人員可以從客戶的目標金額著手,為其計算達成目的所需的時間與本金,鼓勵客戶在現金與風險都有保障的情況下,可以嘗試進行投資。一開始可以從低風險的投資商品著手,而後逐漸開始接觸更多的投資工具與知識,加速資金的累積。
缺乏保險:如果現金籌備豐厚,投資一路順利,理論上的確不需要保險,但之所以只是理論上,就是因為將要面對的變數實在太多。在這個過程之中,你必須確保投資不會失利、不會生病受傷、不會發生意外,一旦這3個變數發生任一項,辛苦存下與賺來的錢都將瞬間化為烏有,屆時還有沒有能力重新累積資產,都還是未知數。
業務人員可以在向客戶闡明風險觀念之後,建議客戶將獲益的一部分投入保險,一來是做好自身的風險保障,二來是為了防備當投資失利時,依然有部分收益能夠以保險的形式存在,不至於滿盤皆輸。
缺乏現金:許多人可能覺得,只要肯吃苦耐勞,生活條件差一點沒關係,將錢都拿去投資,或者穩妥一點,用來配置保險未雨綢繆,為的是未來退休後的閒適與面對風險的穩妥。
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失業也是一種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是保險所無法保障的,如果沒有儲備一筆緊急預備金,不但生活吃緊,無法繼續投資,甚至可能讓保險保障因保費斷繳而失效,可說是本末倒置。
除了有所缺失以外,實務上也能看到許多民眾較為極端,只存錢與只投資的情況都時有所聞,而保險業務人員如果沒有先瞭解客戶的財務情形,為客戶投入了太多資金在保險上,抑或是不顧實際需求一味慫恿客戶購買保險,同樣可能出現保險比例過高的情形,需要我們向客戶申明利害關係,重新規劃搭配。
只有投資:將大多數的錢都拿去投資,可說是最常見的錯誤理財觀念,也是最容易血本無歸的理財方法,一旦投資失利,便會失去應對風險與臨時性支出的能力。
面對這類客戶,往往會因為保險的利率較低而不願意購買保險,但也因此,他們是更加適合談風險與保障的族群。業務人員可以從止損點的觀念切入,而後轉變為保險觀念,讓客戶知道他們現在所擁有的利益,如果沒有充足的現金與保險,隨時可能會化為泡影。
只有現金:許多比較保守的民眾不願意投資,生怕辛苦賺來的錢在股市中濺起一個水花就此消失;而基於對保險的不信任,他們也同樣不願意購買保險。甚至有許多農家或者攤販,因為時間、地理因素等原因,甚至連銀行帳戶都沒怎麼使用,將大量的現金堆放在家中,失竊風險與遭到詐騙的風險都高出許多。
對於這些民眾,保險業務人員可以從人生規劃著手,與客戶一起計算未來退休以及各個人生階段需要多少花費,對照目前資產的累積速度,當客戶對此產生危機感便會願意嘗試投資。同時也應讓客戶明白風險所在,進而能夠用保險應對。
只有保險:雖然相較於投資與現金,保險其實是最不受客戶重視的,但是當客戶自行規劃、或者是剛接受保險觀念而一時衝動時,同樣可能有將資金過於傾斜向保險的情形發生。這樣一來,或許不用擔心面對風險,但是未來的目標可能要花上更多的時間才能達成,甚至可能一筆保險範圍以外的臨時支出降臨,反而讓保險費有了斷繳的可能。
保險固然是人生重要的保護傘,卻仍然應該顧及投資與現金的比例。專業的保險業務人員在為客戶做具體規劃時,應該先瞭解客戶的收支情形,為其保留足夠的現金;而當保險規劃完畢後,行有餘力,視人生階段不同,其實可以嘗試使用風險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讓資金累積速度能夠趕上自己變老的速度。